首頁 健康養生

哪些疾病 易導致骨質疏鬆?

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骨質疏鬆症已是僅次於心血管疾病
——全球第二大的重要流行病。

綜合編譯/蔡宜珊

女性停經後荷爾蒙分泌下降及糖尿病等疾病,都會提高骨質疏鬆的機率。如何能進一步預防或早期治療骨質疏鬆症,顯得相當重要。以下為美國「醫療健康」網站(WebMD)所提到容易增加骨質疏鬆的疾病,了解這些疾病有助於及早預防與治療骨質疏鬆。

高血糖影響骨質的密度

目前已知第一型糖尿病(Type-1 diabetes)患者容易有較低的骨質密度,其造成原因仍未明。學者推論可能與高血糖有關。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骨質疏鬆中心主任,比特理斯愛德華(Beatrice Edwards)說:「高血糖作用方式,可能與類固醇的作用一樣,會提早關閉骨質形成。所以第一型糖尿病患可能永遠無法達到骨質密度高峰」。因此,糖尿病患者從飲食及藥物方面穩定血糖,便成了預防骨質疏鬆症的要務之一。

氣喘用藥易使骨質變差

其實並非氣喘本身增加骨質疏鬆症的機率,而是治療氣喘的藥物才會導致骨質疏鬆,如吸入性類固醇。常見的氣喘製劑像是吸入性類固醇,就容易導致骨質流失和骨質疏鬆。不僅如此,氣喘患者減少運動也是骨質疏鬆症的原因之一。

自體免疫疾病導致骨鬆

在美國約有3百萬人罹患紅斑性狼瘡以及類風濕性關節炎此兩種自體免疫疾病。愛德華表示,任何慢性發炎的疾病都會增加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因為它會促進骨質淘汰舊換新,減少骨質承重度。此外,自體免疫疾病皆需長期使用類固醇。尤其經常在成骨細胞活躍的青春期服用,影響則更加顯著。

甲狀腺亢進骨質易流失

甲狀腺機能若過於活躍,甲狀腺素分泌過多,容易骨質流失。愛德華表示,甲狀腺素會加速骨骼重塑循環(bone-remodeling cycle),30歲以後的骨骼重塑效率變差,導致流失的骨質比新生來的多。此外,副甲狀腺機能亢進也同樣會增加骨質疏鬆的機率。

如何有效預防骨質疏鬆?

有些治療藥物在治療疾病的同時,也會導致骨質疏鬆的發生,針對這個問題,醫師建議,儘管如此,仍是優先處理疾病本身,等到疾病穩定時,再進一步治療或預防骨質疏鬆。如果仍不放心,建議您不妨跟醫師做討論,找尋更好的檢查與治療方式,包括定期接受骨密度測試或是在飲食中添加維他命D和鈣質等。當然除了這些疾病外,亦有多項研究指出包括:抽菸、酗酒、體重過低、攝取維生素D不足、低鈣高鹽飲食等皆容易造成骨質疏鬆症,因此,平時的飲食也是預防骨質疏鬆的關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