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報導

嘉南大圳應登錄世界文化遺產

⊙許光輝

全球暖化議題是當今人類重大議題,溫室效應下的結果,與人類息息相關的水資源開發更形嚴峻。台灣,顯然也無法置身於全球暖化的環境威脅之外,故政府一直積極計畫,尋求多元化水資源開發方案。

水資源開發利用計畫雖然值得肯定,但面對氣候變遷與生態環境的破壞日益嚴重,未來旱潦的情形將比現在更為嚴苛。水庫的興建雖然是大量而穩定獲得水資源的方法,但大自然的優美環境卻容易因此被破壞,而許多興建水庫時所標榜的生態保育手法,卻禁不起大自然的考驗,每次颱風都帶來的山洪爆發及土石流等災害。這不正應驗進退兩難的窘境嗎?而這不也是其他國家開發水資源共同面對的難題嗎?

筆者早年在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的故鄉留學,有幸拜讀過相關史料及接觸過金澤八田技師伉儷友好會、東京日本土木協會等成員,這些土木專家學者除推崇八田與一的大愛精神之外,他們幾乎異口同聲告訴一個令筆者驚訝的訊息──嘉南大圳極可能是全球最具現代化的環保水庫,即使是日本今日擁有的科技,也無法做到如此大規模灌溉工程並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減至接近零的地步。

八田與一建造540萬立方公尺巨大堰堤竟能拋棄使用混凝土,整座水庫及1萬6,000公里的灌溉渠道及排水道,完全是依傍地形挖掘的自然工法,即使美國「半水成式工法」權威專家最擔心的滲透水量,亦被八田與一克服,八田與一採用愛護大自然的「半水成式工法」與先進技術,80年後的今日依然感覺有許多不可思議之處。

一般常識而言,現代土木工程技術只要開發利用水資源,幾乎或多或少都會對河川的自然生態造成破壞,也許在水資源方面;也許在動植物方面,最後都會威脅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例如戰後1964年完成的石門水庫,其灌溉蓄水等功能早已因大量淤積而失控,進而造成桃園的民生用水一再亮紅燈的主因;水利專家批評它設計技術錯誤導致壽命大幅減短,但台灣又有幾座能充分發揮防洪蓄水超過50年的水庫呢?

相對而言,屹立昂揚近80年於烏山頭的嘉南大圳,本著八田與一大愛胸襟的先進生態工法,沉靜的河水依然繼續灌溉著你我的田園,這不正是舉世無雙的瑰寶嗎?這座本著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蓄水灌溉大壩工程,不正是現今全球土木工程界亟欲達到的理想目標嗎?

尤其,烏山頭水庫是東亞唯一的濕式土堰堤,其規模乃世界絕無僅有。為此,美國的土木學會特別命名為「八田水庫」,在學會雜誌上介紹給全世界。

從高空俯瞰嘉南大圳,大大小小的水路連接網與珊瑚樹形狀的潭面,是全球僅有的人造機能與奇景,這與登錄為世界遺產名單的候選資格中須具備「卓越的普世價值」不正吻合嗎?

第32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委員會,近日表決通過包括中國大陸的福建土樓、模里西斯的莫恩山文化景觀、沙烏地阿拉伯的石谷考古遺址、伊朗的亞美尼亞基督教會建築群等四項,雀屏中選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世界遺產自首度公布以後,文化遺產共有660處,自然遺產共有166處,兼具兩種價值的複合遺產共有25處。

嘉南大圳連同烏山頭水庫的卓越價值與上述世界遺產名單,毫無遜色;台灣雖非簽署為世界遺產公約的國家,但我政府可考慮與日本土木工程界攜手共同合作,將嘉南大圳這座寶庫正式申請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全球最具現代化的環保水庫要發揚光大,並進一步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唯賴官方與民間形成共識與長期的努力。◇

八田與一在台的水利貢獻

●八田與一紀念像。(記者趙苑伶/攝影)
 

嘉南大圳的規模與特徵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先生,獻身台灣水利工程32年,他負責興建嘉南大圳,是一舉將嘉南平原變成黃金沃野的幕後推手。八田與一於1886年出生於日本石川線河北郡花園村。1910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土木工學部,同年任命為台灣總督府之技師,服務於府內土木課。

八田與一來台灣時,年紀雖輕,卻已受命為當時專辦高雄港築港事宜、地形改善、高雄嘉義地區自來水等大規模工程。

1916年,八田負責桃園埤圳工程之設計與施工,總工程費774萬日圓,灌溉總面積達3萬4,500公頃,農民獲益匪淺。爾後,八田先生又受命規劃日月潭水力發電與官田溪水利事業。

八田與一在台灣最大的功績是興建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這兩項工程耗費了八田與一燦爛的黃金歲月。八田認為只要有水,嘉南平原上的不毛之地,即可成為沃野,如果在官田溪築水壩,廣設灌溉排水渠於嘉南平原上,不僅可以防洪、蓄水、消除鹽害,農作物產量也定可大增。

烏山頭為一「離槽式水庫」完竣歷經10年之久,主要水源引自曾文溪。總長3,122公尺之馬蹄型隧道,貫穿烏山嶺於西口,放入官田溪上游,匯入烏山頭水庫,總計烏山頭水庫引用流域面積總達561平方公里。

嘉南大圳的規模與特徵

一、嘉南大圳



二、烏山頭水庫

堰堤長:1,273公尺

高 度:56公尺

底部寬:303公尺

頂部寬:9公尺

貯水量:1億5千萬噸

排水用隧道內徑:10.8公尺

使用土砂:279萬立方公尺

工法:半水壓土壩工法(SEMI-HYDRAULIC -FILL DAM)

三:水路的規模

給水路:10,000公里(北幹線、南幹線、濁幹線)

排水路:6,000公里

主要建造物:4,000處

水路橋:7處

止潮自動排水門:25處

止潮堤防:96公里

防水護岸堤防:228公里

專用發電廠:10座.117kw

八田與一以32歲年紀設計這種巨大土木工程,34歲擔任現場監工指揮,其才能不得不令人肅然起敬。

八田與一能夠完成拍案叫絕的水庫工程,其艱辛處遠非一般人所能想像,即使是擁有現代科技的日本工程師亦恐難勝任。特別是翻山越嶺披星戴月,不顧瘴癘與瘧疾等疾病之威脅,深入嘉南平原各角落勘查,完成水源調查報告後,還進駐恙蟲遍布與瘧疾蔓延等衛生條件很差的原始林地帶。

另外,動工開始八田與一即堅持興建眷屬宿舍以安定職工心情,其它諸如提高薪資、安慰傷亡人員、現場督工等帶領近二千職工的卓越管理方式及慈悲為懷的胸襟,實是現代人所無法比擬的。

由於水庫的完成,不再出現每年雨季一到的洪水災害,乾季為缺水所苦的嘉南平原,也因流入豐沛的水而得到潤澤,為乾旱所苦的15萬公頃大地,也能栽培作物。長達6,000公里的排水路,不但去除土壤過多的鹽分,而且使砂塵飛舞的不毛之地變成可耕作的土地。其結果,原本1萬公頃的看天候才能耕種的稻作,終於能不受天候左右栽培。在通水3年後,年間稻米增收8萬3,000噸,換算金額,其生產稻米800萬日圓、甘蔗1,150萬日圓、雜作110萬日圓,合計2,060萬日圓的價值。自此,八田與一的姓名深深刻在嘉南地區人民的心中,人們稱其為「嘉南大圳之父」。◇

興建八田紀念館 豐富台日共同文化

台日關係對我政府而言,其重要性不言可喻,雖然台灣與日本沒有正式外交關係,但一直視日本和美國同等重要,是對外關係的兩大支柱之一。

台日自1972年斷交以來,經由駐台日雙方行政機關暨民間、經濟團體交流機構的努力,經貿金額與人員互訪均達未曾有的新高峰。目前台日主要民間團體交流管道是由日本國會議員組成的「日華議員懇談會」與國內立法委員的議員交流活動、兩國專家學者於2002年成立的「台日論壇」及日本民主黨成立的「民主黨日台友好議員懇談會」等定期的圓桌會議與政治人物的對話。

雖然台日關係發展經常受阻於中共的干擾,難以建立民間、經濟範疇外的實質關係,但是經由貿易蓬勃發展與人員交流厚實基礎,日本政府開始重視與台灣的交流互訪。

2002年與2003年,兩度公開表示支持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其後包括前任首相森喜朗等重要政治人物的訪台、主動放寬官員訪台限制、締結姊妹市、國人赴日免簽證等一連串措施,證明台日經濟交流已轉型成民間外交活動,及擴大形成台日經濟關係中的政治色彩。

然而伴隨著爆發聯合號海釣船在釣魚台列島海域被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防鑑撞沉事件,穩健發展的台日關係,突然由雲端跌入驚濤駭浪漩渦中。筆者負笈日本多年,有幸品味八田與一故居的風土人情及與日本友人分享他對台灣的水利貢獻,有感於其人在台灣與日本交流的關鍵地位,故在去年10月份於媒體撰文呼籲各界共同建立紀念館。

而今年總統大選結束後,筆者與友人共同以八田與一基金會籌備處名義,連合嘉南農田水利會暨八田修一(八田與一內孫),共同邀請馬總統前往烏山頭水庫參加八田與一66周年逝世紀念日。有幸馬總統不但親逢盛典,並在追思會上表示:「日本殖民政府在台灣的建設,各界有不同的看法;但八田與一先生個人對台灣的付出與友善,多數台灣人都肯定及懷念。」「奉獻台灣一生的人,就是真正愛台灣的人。」

馬總統就任前出席八田與一紀念會的發言,贏得日本各界及媒體正面評價,一拭過去反日情節的疑慮。證明八田與一雖過世多年,但崇高人格的精神在台日兩國人民心中,具有不可動搖的地位。

試問到過烏山頭管理處,看過嘉南大圳紀錄影片與解說人員介紹八田與一生平事蹟時,有誰不被其犧牲奉獻的偉大人格而感動呢!?而這位水利先驅漫長而辛苦的探勘和設計工作為的難道不是人民福祉嗎?

台日互動不應僅限於狹隘的共同利益及台日高層官員的接觸熱線管道;從超過百年的歷史意義傳承來看台日關係,它需要灌溉宛如先人對嘉南大地「胼手胝足不知苦,餐風露宿無時休」的開拓精神,方能豐富兩國交流的文化內涵。

八田與一66周年逝世紀念日當天,湛藍的天空豔陽高照,墓園綠樹濃蔭蟬聲高鳴中舉行的溫馨感恩祭典。農委會、亞東關係協會、日本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等單位數百人的出席,這種追思緬懷先賢的心靈之旅,足以顯示八田與一豐富台日兩國友好的文化內涵。如能藉由八田與一國際會議廳或紀念館的誕生,不但能宣揚台日祖先共同篳路藍縷的艱辛,更是提供政治、經濟、藝術、學術、水利等各項領域之專業人員心靈洗滌與宣揚公義精神的最佳研修殿堂。◇

●日本學校小朋友繪。(記者趙苑伶/攝影)
 

半水成式工法

半水成式工法在東亞沒有人用過,就連水庫的先進國家美國,也未建造如烏山頭水庫般大規模半水成式工法的水庫。

八田技師採用此一工法,主要考量為地震。台灣和日本同處於環太平洋火山帶,因此過去也遭遇過極嚴重的地震。為了防範地震所採用的對策,就是只使用0.5%混凝土,以土沙與粘土為主的半水成式工法。

這種工法,是在堰堤的中心建造粘土的中心羽金層,遮斷滲透水,防止堰堤的潰決。

建造之時,八田與一和半水壓土壩工法的權威賈斯丁,對有關混凝土核心的高度與疏洪道閘門引發極大爭論,不過自信滿滿的八田技師堅不退讓,仍依照他的設計圖建造。在經過80年後的今天,堰堤貯蓄近一億噸的水,證明八田技師的工法與設計無誤。◇

●嘉南大圳建設者——八田與一技師。(記者趙苑伶/攝影)
 

鳴咽長江水對照有情嘉南大圳

三峽大壩工程歷經12年,不顧中國水利專家黃萬里等人中肯之大膽死諫,在損失古蹟無數、破壞生態環境與強迫當地居民近200萬移民等無數犧牲與弊端的爭議聲中完工。

雖然發電的經濟利益令主政者誇稱建設三峽大壩的正當性,然而這種傾全國之力追求經濟發展的方式,造成生態環境破壞,淹沒文化景觀乃至犧牲成千上萬百姓住居生活等,任何有良知的人們能接受用這種極端冒進的手法完成所謂的世界第一大壩嗎?

與此相對,1930年完工的嘉南大壩,其水利灌溉工程興建過程中,是多麼充滿人性光輝啊!

在八田與一令人備感溫馨的人性管理原則下,施工期間不但修正單身宿舍原案改為興建員工眷屬宿舍,促使技術人員安心工作;其他還興建諸如事務所、公共設施、小學、具備小鎮機能的街道、福利社、網球場、跑馬場、露天電影院等娛樂設施;瘴癘恙蟲遍布叢生的原始森林容易引發職員罹患瘧疾,八田與一挨家挨戶地勸他們服用奎寧;工程中134人犧牲,八田與一也為他們立殉工碑,以上種種無一不是仁慈心腸遍撒甘露。

嘉南平原原是連飲用水也有困難的沙漠般貧瘠鹽土,因嘉南大圳灌溉工程的濕潤恩澤,才有生生不息的泉源活水。

由狀似珊瑚樹的烏山頭水庫傾洩而出,從山巒巔峰奔向台灣海峽;循著蜘蛛網狀灌溉渠道以滋潤嘉南大地的每顆稻穗,迎風搖曳、翠綠茂盛,這就是由大愛精神構築的嘉南大圳水利工程潤澤後的大地。

而草菅人命的三峽大壩施工方式以何種面貌呈現呢?孕育中華文化五千年的長江流域占中國國內生產毛額的半數以上,但38條主要支流中,大部分水質都不符合安全標準,不少地區已經成為癌症易發區;大小支流暨80%的湖泊幾乎全部壞死。

自三峽大壩完成啟用後,四川東部和重慶遭逢50餘年來最艱困的連續乾旱,致400萬居民引水困難,遂寧市甚至斷水逾月;湖南亦因水流減少而發生史上最嚴重的鼠患。專家指出因大壩堵住水汽流入盆地,造成四川大旱;其它諸如泥沙淤積、蓄水位設計、工程品質等問題,生態循環系統已遭破壞,更嚴重的隱憂將會陸續暴發。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於去年3月19日公布全球河川調查報告,長江已列為全球十條「瀕危」大河之一;中國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報告,更是悲觀的預計長江流域生態壽命只剩10年。這兩則新聞似乎述說鳴咽的長江何以奄奄一息,乃肇因於抹煞人道精神的作法與棄置水利專家的金玉良言。

而你我腳下的嘉南平原由旱澇交迫而荒歉的看天田,幻化成大圳1萬3,000公里渠道的潺潺流水聲,水利先驅潤澤眾生已近80個年頭。相較於北京共產政權以民為芻狗的興建方式,更加見證嘉南大圳「天地有情,萬物有心」的人道精神。◇
 

●嘉南大圳下游。(記者周明訓/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