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兩岸 港澳

張顯耀去職引發軒然大波

⊙嚴思祺
台灣行政院負責大陸事務的政府部門—大陸事務委員會(簡稱:陸委會)前特任副主委張顯耀去職風波愈演愈烈,從陸委會原稱張是「家庭因素」請辭,後來改口說張是「工作上的疑點」必須去職,現在又確認張涉嫌「共諜洩密」,案情急遽升高。

目前,陸委會已將全案移送調查局偵辦,調查局也已正式立案調查,並赴高等法院檢察署報請檢察官指揮調查,全案朝「外患罪」方向偵辦。

根據台灣法律,所謂「外患罪」指的是國民違反了對國家的忠誠義務,其中包括引誘外國對台灣發動侵略或者當台灣與外國作戰時幫助外國、洩漏台灣軍事機密或把台灣軍事祕密交付給外國以及私自與外國訂約等罪名。

懷疑向大陸洩密

台灣調查局則懷疑,張顯耀已被大陸吸收成為共諜,至少洩漏了5件以上「密」與「機密」資料給大陸官員。

台灣第一線談判代表涉嫌洩漏機密給對岸官員,茲事體大,不可不查。但是,回顧一下事件的脈絡,不難發現其中疑問不少。

試想,當初長官告知必須離開時,如果張顯耀鼻子摸一摸就走人,接受安排出任國營企業董事長,大家好聚好散,船過水無痕,這一切也許就不會發生,也更不會成為「共諜洩密」案。

未料,張顯耀選擇了反擊,陸委會不吝回擊,雙方連日來的攻防,使得案情高潮迭起。

這也就是說,陸委會想要私了,但未成功,使得張顯耀去職風波延燒開來。

但仔細想一想,如果張顯耀真的洩密機密,事涉國家安全和利益,豈能私了?張顯耀參與的談判以及經手的業務,豈能就此含糊帶過?

陸委會接獲檢舉,經過內部相關查證,就應送檢調處理,而非私了。私了不成,才送司法單位偵辦,無怪乎張顯耀說他感覺像是遭到黑幫的追殺。

處理方式受爭議

這樣的處置方式,不免讓人想到政治鬥爭,受傷的是政府官箴和形象。

根據陸委會主委王郁琦的說法,他在「確信」張顯耀可能涉及國安問題並向長官報告之後,決定把張調職。

王郁琦表示,他在7 月下旬接獲檢舉信函之後,就向國安會祕書長金溥聰報告,提出調職調查的建議處理方式,並在8月上旬向行政院長江宜樺報告,兩位長官同意後,他就當面告知張顯耀已被人檢舉洩密,要求張顯耀離開現職接受調查。

王郁琦並說,馬英九總統知情後,的確向他詢問此事,他也向總統說明整起事件過程。

但外界質疑王郁琦的做法失當,混亂國家體制。有評論指出,張顯耀是陸委會政務副主委,是總統任命的「特任官」,任免理當是總統由上而下決定,王郁琦涉嫌先斬後奏,不符體制。

王郁琦把全案移送調查局之舉,同樣招致物議。在罪證不明的情況下,王郁琦以電話聯繫調查局長汪忠一,請調查局調查,這樣的做法不符民主法治國家常規。

在野黨認為王郁琦已不適任,要求王郁琦下台負責。

兩岸關係影響?

受影響更大的可能是兩岸關係。張顯耀涉嫌「共諜洩密」案已進入司法調查,不論最後結果如何,兩岸的基本互信已經受創,過去簽署的兩岸協議也讓人存疑,兩岸互動可能急速降溫,為兩岸關係投下更多的變數。

對於正在談判的《海峽兩岸貨物貿易協議》,台灣社會已出現要求暫停談判的呼聲。至於《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則仍在台灣立法院待審,張顯耀案也將使未來的立法審查徒增變數。

張顯耀案非同小可,其後續效應,值得關注。──轉自「BBC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