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美味人生

人文‧咖啡‧緣

文/鄭華娟
週末清晨,深呼吸!來場人文咖啡饗宴吧!

和讀者分享一個在上咖啡課程時的小故事。「咖啡」的歷史也許大家或多或少聽過,您是否知曉,咖啡因是誰發現的呢?

課堂中,艾德包爾教授向我們拋出這項疑問,全班一陣靜默。儘管同學中有兩位博士,這個問題也把他們難倒了。

其實,說出答案,或許會讓你很驚奇,咖啡因是因為歌德而發現的。歌德?就是那位著名的德國詩人、作家、人道主義者、劇作家、政治家及理論家歌德!咦?你一定會覺得奇怪,難道他也是一個化學家?

詩人歌德的咖啡情迷

咖啡因當然不是歌德直接發現的,但這位熱愛喝咖啡的大學者歌德,對於喝了咖啡之後的身體及精神變化很感興趣。他想知道到底在這個黑色的飲料中,藏著什麼樣的物質,可以讓他喝了之後變得多情?寫詩靈感更豐沛?而且不喝咖啡就像生活缺少了什麼?

剛好當時德國有一位年輕的化學家龍格(Friedrich Ferdinand Runge)正在做顛茄類食物(具天然高酸性的植物)的化學研究,而咖啡正是他想做的實驗之一,歌德一聽大喜,便鼓勵龍格好好研究咖啡一番。

在幾個月後,龍格由咖啡中提煉出生物鹼(也就是咖啡因,後來醫學研究發現可以刺激人的神經,產生迷醉興奮感),這大概解釋了歌德為何喝了咖啡會特別心情暢快、想談戀愛,或是創作靈感突然變豐富吧?歌德為了答謝龍格的大發現,特別致贈了一大箱的咖啡豆,這在當時可是價值不菲呀!

音樂家巴哈 促成佳緣

大作曲家巴哈也是無咖啡不歡的創作者之一。他在1729年接下大學音樂社團的主席一職,每週五、六晚上在萊比錫的一家咖啡館中,指導演出由社友所寫作的音樂。因為音樂社團的創作有時比教堂音樂來得自由輕鬆一些,於是巴哈在1734年寫過一首作品編號BWV211的《咖啡清唱劇》,就是在描寫一個酗咖啡的少女想出嫁,而少女的父親要求少女在愛人和咖啡中擇一,不然就休想投奔愛人懷抱的一齣喜歌劇。

當時這齣喜歌劇讓咖啡館老闆樂不可支,既為他的咖啡飲品帶來正面的社會形象,又吸引了許多愛喝咖啡的顧客。雖然當時也有不少人勸巴哈少喝咖啡,認為這個飲料對健康無益,而巴哈卻為自己的咖啡癮挺身而出,甚至安排劇終時,聰明的少女如願嫁給心愛的人,並在婚約中明訂,老爸、老公都不能限制她,繼續酗咖啡。

貝多芬獨創 數豆方法

還有大名鼎鼎的音樂家貝多芬也非常愛喝咖啡。當時咖啡的濾泡方式還未將濾泡量標準化,貝多芬為求每回喝咖啡都能喝到他個人喜歡的濃淡,就自己定了每杯咖啡要有60顆咖啡豆的計算法。

聰明的貝多芬真的對咖啡的風味很有心得,因為60顆咖啡豆正好約為8公克的咖啡。但是有時也會閃失,如果60顆咖啡豆的大小差太多,泡出來的咖啡風味也不同喲!而為了喝咖啡,貝多芬願意不厭其煩地為每杯咖啡,數60顆咖啡豆。貝多芬的數豆方法,真是藝術家獨具的思考方式,也很有個人風格,就像他的音樂一樣,讓我非常喜歡。

——摘編自《好笑華娟撞見維也納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