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兩岸 港澳

雨傘運動告一段落 香港言論自由面臨挑戰(圖)

2014年12月12日,一名抗議者在香港銅鑼灣民主抗議活動現場掛紙傘。(Getty Images)
2014年12月12日,一名抗議者在香港銅鑼灣民主抗議活動現場掛紙傘。(Getty Images)

【記者柳成蔭/編譯】據石英網12月16日報道,香港民主抗議活動“雨傘運動”加深和擴大了香港幾家親近北京媒體和一些民運媒體之間的鴻溝。抗議活動還表明許多香港市民,特別是當地的青年很喜歡能獨立思考,客觀報道的新聞媒體。

親近北京政府的媒體們的壓力很大,不但要經常自我審查,還需要記者們緊跟黨的路線,香港下一步爭取民主的活動很可能是爭取新聞自由。

在抗議活動開始之前,中國政府就開始公開讓親近北京媒體報道香港的反佔中抗議活動(通常情況下都是由香港政府操縱的親共媒體帶頭),同時打壓自由媒體的廣告商,有超過20名自由民主派的記者被反佔中者和警察所毆打。

言論自由不是唯一的考慮因素,香港的傳媒市場也是有利可圖的。香港的廣告支出在2013年增長了9%,達到55.6億美元,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份額是報紙和電視的廣告費用。

當雨傘運動開始,《蘋果日報》作為一份完全自由的,能充分表達民眾民主訴求的媒體小報,在當地可稱得上是為數不多的能自主編輯,不受北京政府影響,干涉的受歡迎的大眾媒體之一。

這兩月來,黎智英作為該媒體的總裁和主編,被親北京政府的暴徒投擲腐臭的豬內臟,運送報紙的貨車也被他們阻擋。12月10日,黎智英在抗議清理現場被捕后,由於各種壓力下,被迫宣布不再擔任總編工作。

《蘋果日報》的網站也時常面臨著DDOS攻擊,自從抗議活動開始后,黑客們試圖用超載的下載流量來阻斷網站的運行。Mark Simon是《蘋果日報》總部廣告部的主管,也被稱為是黎智英的“左膀右臂”,他告訴石英記者說,抗議活動開始時,為了避免被親共團體騷擾,他不得不把他的妻兒們送回美國。即使這樣,他的13歲的兒子和11歲的女兒依然被跟蹤、偷拍,無論是去教堂或是去學校,甚至在兒子的棒球比賽場上,“他們騷擾你,使你的生活不舒服,”Simon說。

作為獨立的媒體,當抗議活動達到高潮時,《蘋果日報》的網站點擊率非常明顯地,遠遠超出香港任何其他新聞媒體的網站。2014年最受矚目的香港非音樂類的YouTube視頻就是《蘋果日報》直播的抗議活動報道,有高達340萬的點擊率,相當於半個香港的人口。

《蘋果日報》是否可以以高點擊率來贏得更多的廣告收入,還有待觀察,特別是滙豐等大公司在北京政府的壓力下不得不撤回在《蘋果日報》的廣告。

──轉自「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