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厚植文化素養 文化界籲從教育著手

前衛出版社編輯鄭清鴻語出驚人,文化部人員不識知名作家鍾肇政。(藍士博提供)
前衛出版社編輯鄭清鴻語出驚人,文化部人員不識知名作家鍾肇政。(藍士博提供)

文/記者徐翠玲
國人閱讀低迷是事實,但文化素養有多深厚?前衛出版社編輯鄭清鴻語出驚人,他說,出版社曾轉介文化部人員聯繫作家鍾肇政談授權,文化部人員居然反問「鍾肇政是哪位?」相關部會人員不知國內文壇重要作家也許是個案,但卻更真實反映出國人閱讀與文化底蘊非常不足。桃園立委參選人藍士博建議,文化部、教育部、產業界應整合,從民眾教育、培養出發,讓台灣文化變得更好。

鄭清鴻指出,文化部推展文化不應只是單一部會作為,須和教育部、文學館、劇場及其他泛藝術相關政府單位、作家個人、演藝團體機構等溝通,一起思索如何提升社會閱讀風氣與藝術文化感受,才是根本處理作家、出版社、通路面臨產業危機的具體做法。

藍士博表示,過去討論文化議題都將焦點放在文化部,議題也大多是業界與文創產業間的問題,卻忽略教育部及其他教育場域也是提供讀者和群眾文化認知的重要土壤。文化部、教育部及產業界應一起思考文化要怎麼形成,避免單純從業界出發、主導,從消費角度思考文創產業。

藍士博建議從教育場域出發,重新讓群眾意識到文化議題需要被關心及台灣文化底蘊之所在,進一步到從教育培養群眾與市場,再由文化產業提供好的素材,讓產業界及消費更有深度、層次。

銷售量下滑 書店面臨生存困境

作家鴻鴻指出,去年平面出版銷售量明顯下滑,書店生存面臨困境。他從事出版業接觸書店,知道大家看書的需求仍然存在,但如何讓中間的網路不變成弱肉強食,不是只有托拉斯大集團能存在,也應該讓小書店與分眾或地方性閱讀群眾做更密切連結,而這脈絡則需要好好長久建立及維繫。

鴻鴻表示,「文化部成立、龍應台上任後,給予獨立書店補助計畫」,其實是災難性計畫;給了第一桶金鼓勵大家回鄉開設獨立書店,但一桶金根本不夠用,書店與出版業生存息息相關,文化部要的卻只是初步業績,把人推上火線後就不管。

撒錢補助出版創作 讀者在哪?

文化部有作家創作補助案;文化部在出版業方面,與國藝會、台灣館等也給予補助,但鄭清鴻質疑這是治標政策。他說,出版業製作一本書得到補助當然是好事,但做出來的書沒有讀者,跟社會整體閱讀氛圍也有落差,文化部不斷撒錢補助作家創作、出版社出版,但「讀者到底在哪裡」?文化部面對閱讀風氣低落的對策及實質作為,讓人無感。

小小書房負責人虹風表示,通常談閱讀推廣時,縣市文化局的想像頂多是辦個什麼節,邀請出版社賣書,閱讀風氣根本沒法被創造出來,也沒辦法一年一年累積,問題出在文化局沒真正面向在地,承接文化部費用,卻只想把錢花掉。文化局是中間聯繫非常重要的角色,文化部應整合文化局、在地文史或藝文單位。

文化補助桃園獨立書店 CP值高

文化部成立一年後,才有專門針對獨立書店的營運補助方案。虹風指出,因為長年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出版環境更艱辛、產業條件更差,仰賴一桶金成立的許多書店,一開店就遇到比過往更嚴厲的處境,甚至面臨經營困難。不過,一桶金在桃園仍創造出許多美麗景象。

虹風說:「文化部真的是花小錢做大事」,桃園這幾年新開書店非常多,都相當有創意且面向在地,拿了補助案後,不管是辦節慶、讀書會或聯繫在地文史團體,財團做到的成果,不一定比這些獨立書店令人激賞。一筆補助案最多一年120萬、150萬元,小書店卻能做到大財團或文化局長久以來做不到的事,「文化補助的CP值高到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