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健康生活

腹瀉+血便≠便祕!小心發炎性腸道疾病

 (Fotolia)
 (Fotolia)

文/李郁玫
一位48歲黃姓上班族,每天為工作與家庭奔波,蠟燭兩頭燒,近來更因為壓力倍增,出現腹部疼痛、腹瀉、血便等症狀,每天跑廁所的次數竟高達20次,本以為是壓力太大引起的大腸激躁症,後來因為突然大量血便與高燒不退,住院進行內視鏡檢查後,才發現是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克隆氏症。由於延誤就醫導致併發症產生,住院期間腸穿孔、腹部大出血,經緊急手術切除穿孔的腸段後,才保住一命。

確診不易 造成治療延誤

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簡稱IBD)是一種慢性反覆性腸道發炎的疾病,台北馬偕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章振旺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其好發年齡為20~35歲與40~60歲,以考生、上班族居多,由於症狀易與大腸激躁症或痔瘡混淆,多數病人平均多耗費2~3年才被正確診斷,以致延誤早期治療的時機。

臨床症狀  務必提高警覺

章振旺說明,發炎性腸道疾病與大腸激躁症、痔瘡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大腸激躁症是因為緊張、壓力引起自律神經失調,使腸道蠕動不正常收縮導致腹瀉。至於發炎性腸道疾病則是因為腸道反覆發炎,造成腸道的傷害,患者會出現腹瀉、腹痛、發燒、血便、裡急後重(急著排便,卻只拉了一點,而便完後還會有想要再排便的感覺。)等症狀,這些症狀不一定會全部出現,有可能斷斷續續、時好時壞,而且可能持續數月之久,並造成體重減輕。倘若有上述症狀持續3個月以上,且合併有大量血便與貧血症狀者,就要提高警覺。

彰化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顏旭亨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目前發病原因尚不明確,認為可能和壓力、環境、自體免疫系統、遺傳因子、腸道內細菌等因素有關。

掌握黃金3原則

目前的治療藥物有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等,除了藥物治療之外,日常生活飲食調整也極為重要。在此提出黃金3原則,即可「腸」保安康。

1.鏡檢診斷很重要

發炎性腸道疾病大多仍須靠腸胃道內視鏡檢查才可確診。

2.低渣飲食要慎選

急性發炎期,建議應選擇吃嫩肉、精緻的五榖根莖類,過濾的果汁、低纖維蔬菜與水果等低渣飲食,避免攝取奶製品、油炸及辛辣食物。

3.持續治療勿停藥

發炎性腸道疾病目前尚無法完全根治,因此須以藥物持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