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經 中國

分析:中國經濟可由五大內生市場重塑

復甦目前陷入困難的中國經濟,不一定只能依靠房地產。(Getty Images)
復甦目前陷入困難的中國經濟,不一定只能依靠房地產。(Getty Images)

【記者賀詩成/報導】中國財經專欄作者肖磊10月15日撰文表示,復甦目前陷入困難的中國經濟,不一定只能依靠房地產,因為中國經濟已不同於過去,中國有無法想像的人口基數等各種不可逆轉的需求,這些需求基於幾千年來的傳統和文化,更源自市場經濟的天然活力。因此,中國有很多產業已經達到了相當的規模,它們正在挑起中國經濟的大梁,不僅可以彌補房地產下滑帶來的空缺,還可以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中國經濟的真正支柱。

文章稱,有五個產業對重塑中國經濟可以說至關重要,包括飲食行業、網購消費、人口流動和物流、大宗商品和製造業,以及文化產業。

飲食行業

隨著中國民眾財富總量增長,更多人的消費能力在迅速提升,尤其是在吃喝方面。中國2011年吃掉了425億包泡麵,足夠阿爾及利亞人一年的一日三餐;中國是全球頭號豬肉消費國,2012年消耗了5,200萬噸豬肉,中國蓄養豬的數量占全球一半,而養豬是需要飼料的,需要多少人去種地、餵豬?這背後的產業鏈牽涉的服務需要的人力、物力也相當可觀。

跟美國、歐洲等諸多發達國家的餐飲需求相比,中國飲食需求量不僅源自人口基數問題,還是一種全面、複雜的新興需求;跟簡單的西方飲食比起來,中國人的飲食需求對未來經濟的貢獻是最不能忽視的。

網購消費

網購市場正在改變中國經濟。2013年阿里集團的電子商務交易總規模為1.542兆(人民幣,以下同),交易額相當於黑龍江省的全年GDP,折算成美元是2,480億美元,相當於芬蘭一年的經濟總量。2013年中國網購用戶達3.02億人,網購交易額超1.85兆,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7.8%。中國網路零售企業已創造了900多萬個就業機會,2015年將達到3千萬個;預計到2020年,中國網路零售市場規模最高將增長至4.2兆元,相當於現在美國、日本、英國、德國和法國的市場之和。

基於網購的增長,2013年中國快遞業務量完成92億件,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2014年達到139.6億件,躍居世界第一);2014年快遞收入超過2,040億元,在當前的快遞行業中,直接就業的人員達到210萬,間接帶動的就業人員達240萬。

人口流動和物流

中國是全球人口流動最忙碌的國家,貨運也日益繁忙。人口流動和物流所帶來的經濟效益非常明顯。中國運營的鐵路長度約9.3萬公里,可以繞地球2圈以上。2013年,中國鐵路累計運送旅客20.75億人次(航空業運送旅客3.9億人),日均載貨量881.1萬噸;2014年,載客量達23.57億人次,但受到經濟不景氣影響,載貨總量下降。

大宗商品和製造業

2013年,中國糧食總產量首次突破6億噸,進口1,300萬噸,2014年糧食總產量;因食品安全等影響消費的問題依然比較嚴重,中國市場對進口糧食等農業產品的需求逐漸增大。2013年中國原油消費量達到4.87億噸,接近俄羅斯一年的總產量(2013年俄羅斯石油產量預計為5.2億噸,是全球最大的產油國);中國2013年全年累計進口原油2.82億噸,原油的對外依存度已達到50%。

大宗商品市場是製造業的基礎,也是所有以製造業立國(諸如日本、德國等)的國家和金融業發達的國家(諸如英國、美國等)的必爭之地,誰能夠獲得大宗商品市場的貿易結算能力,誰就能獲得本幣對大宗商品的定價交易市場。

文化產業

中國目前對文化市場的開放程度不高,版權保護落後,影響了整個文化產業。如果從解決就業的角度來看,中國的文化產業應該可以比肩餐飲等較大服務型產業,因為多民族、多文化、多歷史、多宗教、多人口等之下的文化產業觸角相對會更深,囊括面更廣,可延展的東西很多。

得益於需求的暴增和資本市場的推動,審查制度等政策層面已經很難遏制整個文化產業的擴張,中國電影產量已位居世界第三,電視劇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出書量位居世界第一,遊戲玩家全球第一。但令人尷尬的是,中國文化產業鏈效率和國際競爭力均整體落後於美、日、韓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