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歷史文化

古代皇帝從小接受何種教育?

 (Fotolia)
 (Fotolia)

文/周曉輝
古代王朝如何選擇皇位(王位)繼承人——皇(王)太子?

上古五帝時期,對天下的治理都是以德為上,在挑選繼承人方面,基本遵循「禪讓、傳賢」的原則,並不一定將帝位傳給子嗣。

大禹之後,開啟了中國歷史上王位由「父子相傳」的先河,即古人所說的「家天下。自此之後的歷代王朝,基本延續了這一繼承法則。

家天下之後,為了皇(王)權的傳承,也特別重視太子乃至皇子的教育。

太子的教育內容

古代中國,德乃立身立國之本,天子當然也不能例外。確定皇位繼承人後,太子不僅要接受德行和意志品質的培養,還要學習文韜武略,學習治國之術。特別在西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經典成為每一位太子和皇子必修的內容。

因太子所居之地稱「東宮」,是以太子又被稱為「東宮」。東宮職官制度始建於殷周,師、保、太傅、少傅是古代王朝為教育、輔導、保衛太子設置的專屬職官。根據《通典‧職官‧東宮官》記載,太傅、少傅的職責是使太子知曉君臣父子之道,師的地位十分重要,其職責是「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即要教其做事的才能,也要傳授「立世之德」,而保的職責是「慎其身」。

秦漢時期,東宮職官制度初具規模,除了上述師、保、太傅、少傅,太子還有了更多負責日常事務的官員。到了晉朝以後,歷代相承「三師三少」,人數多少不一。「三師」即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三少」即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為「三師」的輔助官員。

太子老師的選擇

被選為太子太師、太傅、太保的,一般是德行高尚、人品貴重、學問深厚、名聲顯赫的君子,許多是朝廷宰輔或重臣。歷史上做過太子太師、太子太傅的名臣如唐朝的蕭瑀、房玄齡、顏真卿,明朝的高儀、張四維、沈鯉、張居正,清朝的張英、熊賜履、李光地等。

為了江山社稷、天下蒼生,不少朝代的皇帝都十分重視太子和皇子的教育。如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修建大本堂,聘請各地名儒,來教育皇子。清朝康熙皇帝甚至親自督促皇子們的學業。

老師除了向太子講解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而且通過講授古代君王的治國之道,讓太子學會王道。如被視為「初學入德之門也」的《大學》不僅提出了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三條綱領,還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

皇室中尊師重道

為了培養太子尊師重道的品格,皇家在禮儀上對東宮三師十分推崇。一般而言,身為太子的老師們理應要求嚴格,但由於君臣之分等原因,歷史上這樣的老師並不多見,這也就導致太子們在學業、人品上的修為有很大的差異。明朝內閣大學士張居正是對太子(明神宗)要求比較嚴格的老師之一。

不過,清朝是個例外。在清代以前,太子的培養與其餘皇子在培養上是分開的,而清朝則是從上書房教育中觀察諸位皇子的賢德與才能,再確定最終的皇位繼承人,這一點把皇子老師的地位無形中再次提高。於是皇子們愈發刻苦,而皇子的老師也愈發敬業。

簡言之,古代皇帝在登基前所接受的個人品德的培養與治國才能的學習,都是建立在「德」的基礎上,即要被培養成為「有道明君」,尤其在西漢武帝之後,學習仁、義、禮、智、信為核心的儒家經典,成為每一位將成為天子的必修課程。是以「德治」而非「法治」在古代王朝成為每一個有道君王的最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