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天文新知

科學家期待微觀試驗挑戰宇宙大爆炸學説

科學家發現,物質與反物質不是平衡分布於宇宙中。(視頻截圖)
科學家發現,物質與反物質不是平衡分布於宇宙中。(視頻截圖)
【記者張秉開/編譯】近日,一項物理學微觀實驗研究可能改變現有的基本科學理論。科學家期待,一旦更為精確的計算結果與實驗結果不相符,那麼將拋棄現有的「宇宙大爆炸」學說,而建立新的宇宙學說。

據物理學網站phys.org近日報導,英國南安普敦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的克里斯多夫‧薩奇拉嘉(Christopher Sachrajda)等人正在精確計算反物質實驗中的亞原子粒子K介子(Kaon)的變化情況。這些科學家期待按照現有物理基本理論計算的結果和實際觀測結果不相符,因此將考慮修改物理學現有基本理論,徹底拋棄相關的「宇宙大爆炸」等學說,而建立新的物理學理論。

目前大多數科學家根據「宇宙大爆炸」等學說推測,宇宙是由兩種物質組成,即常見的物質(有時稱作正物質,由質子、中子或電子所構成)及它們的反物質共同組成。也就是說,物質粒子應該有和其對應的反物質粒子(也稱反粒子,如反質子、反中子與反電子等等)。而且,這些正反粒子的特性恰好相反,如正負電子的電荷相反、自旋狀態相反、相互間的作用力特點相反等等。

也就說,「宇宙大爆炸」認為,宇宙中物質和反物質的量應該是平衡均等的,以及物質與反物質粒子的粒子間相互作用力應該是對稱的(也就是恰好相反的特性)。

(在可觀測宇宙中,星系分布竟然是網狀,而不是「宇宙大爆炸」設想的均勻狀態。)
但是幾十年來,科學家從未發現反物質和物質的量均等,宇宙中似乎全是物質,而反物質的量極少;以及發現粒子間的一種弱相互作用力不符合對稱性假設,科學家稱之為宇稱對稱破壞(CP symmetry violation)。

報導說,薩奇拉嘉等人最新一期的《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發表論文指出,他們使用格點量子色動力學(Lattice QCD)算法計算物質轉換為反物質時K介子衰變的情況,旨在是從新的角度檢測宇稱對稱破壞(CP symmetry violation)。目前他們的初級計算結果和實驗觀察相符,但是需要進行更為精確的計算。

這種計算非常費時,需要在大約日常電腦運算速度2億倍的超級電腦上進行。如果精確計算不能解釋實驗觀測結果,那麼可能會促使人們放棄目前流行的宇宙大爆炸理論,而尋找解釋宇宙形成的其它方法。

該校數學研究中心的客座研究員尼可拉斯‧加隆( Nicolas Garron) 博士說:「四十多年來,物理學家一直等待著突破性進展。這聽起來好像奇怪,但我們確實在尋找和實驗不相符的理論計算,因為那會說明粒子存在未知的運動特徵。目前,正在進行更高精度的計算,因此有機會找到證據,說明存在我們理論無法解釋的新現象。」

─ ─轉引自『新唐人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