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歷史文化

成大事者重小節(下)

 (素素)
 (素素)

文/記者周慧心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現代人急功近利,總想做件大事,一蹴而就、一夕成名、一夜致富。從不把「小事」放在眼裡,卻不知道大事是從小事積累而來,同時,不重視小的錯誤也會造成大的失誤,成「千古之恨」。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是記載在《列子‧湯問》中的一篇古代故事。在冀州的南部、黃河的北岸有兩座高山,名為「太行」和「王屋」,這兩座山占地方圓七百里,高有數萬尺。北山住著一位叫愚公的老翁,年近九十歲,他就住在這兩座高山的正對面。由於兩座高山阻擋了往北的通道,無論進出都要繞很遠的路,因此愚公非常煩惱。

這天他召集全家人一起商量,為了使這條路暢通無阻直到豫州南部、漢水南岸,他決定動手將這兩座山剷平。第二天,愚公挑了三個較能挑負重擔的子孫,跟著他一起去鑿石頭、挖泥土,然後他們把挖下來的土石用畚箕運到渤海的邊上。

河曲智叟譏笑愚公,認為他們人力少,山卻這麼高,怎麼可能剷平這兩座山!愚公則說:「我就是死了,還有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生兒子,兒子又生孫子,這子子孫孫是無窮無盡的,但是這兩座山既不會長高又不會長大,我有什麼可擔心挖不平它們的呢!」河曲智叟聽愚公這麼一說,啞口無言。

愚公以九十歲的高齡不因為自己的力小而無所作為。他認為積少成多,哪怕每天只能移走一點點土石,日積月累,總會將大山移走。而他的精神感動天帝,天帝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兒子將兩座山移開,從此以後,冀州的南部、漢水的南岸再也沒有高山阻隔了。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就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任何一件小善都是土壤都是細流,從小善做起,日行一善,一句善語,一個微笑,一杯熱茶,一次關燈……積小善成大德。老子說:「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假如我們在任何場合都能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就一定能夠達到漸臻大成的最佳之境;同樣「勿以惡小而為之」,小的惡行不以為然,日積月累也會釀成大禍。

勿以惡小而為之

宋朝人羅大經寫了一本書《鶴林玉露》,書中記載了一個故事:張乖崖當崇陽令時,因為發現管理府庫的官吏夾帶數目很小的錢出來私用,於是判處杖刑,但是他不服氣,張乖崖就寫下判例:「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意思是說:雖然每天只偷一元,但一千天後就偷了一千元,日積月累就會變成數目不小的一筆錢,就像用繩子來回磨擦木頭,再大的木頭也會斷,水不斷地滴在石頭上,再堅硬的石頭也會有穿透的一天。

防微杜漸

人生中的一思一念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許可以完全改變人的一生。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會積少成多,積小成大。一件小事可能造成大錯,所以要防微杜漸。

《史記》中記載了一個箕子見微知著的故事。紂王有一次得到了一雙象牙筷子,很是喜歡。箕子看到了就感嘆說:「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土瓦器,而要配犀角雕的碗、白玉琢的杯;有了玉杯,其中肯定不能盛野菜湯和粗糧做的飯,而要盛山珍海味才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願再穿粗布短衣,也不願再住茅草陋室,而要穿錦繡的衣服,乘華貴的車子,住高樓廣室。這樣下去我們商國境內的物品將不能滿足他的慾望,還要去徵收遠方各國珍貴奇怪之物。從象牙筷子開端,我看到了未來發展的結果,忍不住為他擔心。」

最後箕子的擔心成了現實,紂王的貪慾果然越來越大。他建摘星樓和鹿台,以酒為池,懸肉為林,網羅四方的珍寶玩物,搞得民怨沸騰,最後周武王興兵伐紂,紂王兵敗後,自焚於鹿台的熊熊烈火之中。

千里之堤 潰於蟻穴

這句話出自韓非的《韓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尋之室,以突隙之煙焚。」意思是說,一個小小的螞蟻洞可以使千里長堤潰決。比喻小事不慎將釀成大禍。

相傳中國古代臨近黃河岸邊有一片村莊,為了防止水患,農民們築起了堅實的長堤。有一天,一個年老的農民偶然發現螞蟻窩一下子猛增了許多。他心想:這些螞蟻窩究竟會不會影響長堤的安全呢?他要回村去報告,路上正好遇見了他的兒子。他的兒子聽了以後不以為然地說,那麼堅固的長堤還怕幾隻小小螞蟻嗎?隨即拉著他一起下田了。當天晚上風雨交加,黃河水暴漲。咆哮的河水從螞蟻窩始而滲透,繼而噴射,終於沖決長堤,淹沒了沿岸的大片村莊和田野。

一件小事可以成就一個人,同樣一件小事也可以毀掉一個人,甚至毀掉一個國家。其所謂「懷大志,拘小節」,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腳踏實地,成就自我。(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