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品味生活

空間的歷史——《隔間》

本書封面(貓頭鷹出版)
本書封面(貓頭鷹出版)

⊙Nikil Saval
《隔間:我們如何從19世紀陰暗帳房走到 21世紀 google 人性化空間》是這本書的主要意旨,看起來很嚴肅,但主要脈絡是與人生活習習相關的建築歷史,是相當有趣且受用的一本書;作者於2004年開始研究辦公室歷史,因此書中羅列了相當的史料與當時的電影,予以佐證。  暑假的長途旅行,小編推薦本書隨行!

基本資料:

原文書名:Cubed—a secret history of the workplace

作者:Nikil Saval(薩瓦爾)

譯者:黃涓芳(現為英日文自由譯者)

翻譯審訂:王年愷(北藝大管絃擊樂研究所畢業,現就讀師大翻譯研究所博士班)

出版:貓頭鷹出版

初版:2016.05

定價:NTD 490

獲獎:2014 紐約時報年度百大好書、2014美國亞馬遜歷史類年度選書

》本書摘錄《

第四章 摩天大樓興起 P131-134

科技的進步除了擴張了辦公室內部,也助長了辦公大樓往上增高。一八七○年代之前,最高的建築頂多只有六層樓。根據建築史學家莫里森的文章,這是因為「一般人不會想爬五層樓以上的階梯」。

蒸汽驅動升降機在一八五○年代開始出現,但直到一八七一年才使用在辦公大樓。液壓升降機在一八七二年獲得專利,用在紐約論壇報大樓,使它得以建造到十層樓高。另外一項重要技術是支撐外牆的鋼筋結構,於一八八四到八五年首度使用在芝加哥的家庭保險大樓;一般認為這棟大樓是第一座摩天大樓。一八九一年,沙利文與阿德勒在聖路易市建造的溫賴特大樓確立了這種建築形式,而後建造摩天大樓的熱潮一直不減。其中最顯著的就是芝加哥。

摩天大樓建築師成為美國建築的代表,並常被非正式地稱為芝加哥學派,其中包括沙利文與阿德勒、伯恩罕與路特。今日他們的建築已成為藝術史的一部分,因此現代人很難想像這些摩天大樓當初帶給世人的震撼與恐懼。韋伯在他的經典著作《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便使用摩天大樓的比喻,形容現代科層體制「有如鋼鐵般堅硬的殼」扼殺人性。

不過鋼鐵當然隱藏在建築內部,只有在興建時才會讓目睹到的大眾感到驚愕。現代人習於極度誇張的玻璃與水泥建築,看到紐約與芝加哥舊式摩天大樓奇異的磚牆、精緻的石工、金色柱腳和拱形鐵架裝飾的宏偉大廳等,會覺得這些裝飾細節格外精緻,甚至帶有洛可可風格,而這樣的風格會讓人聯想到更古老的建築。

摩天大樓即使採用現代建築材料,又有懾人的龐大體積,但在建造時卻刻意設計成既現代又反現代,以避免它們被視作讚頌效率與貪婪的冰冷殘酷象徵。

沙利文的大樓著名的特點,就是如柱子般分段:底層有巨大的窗戶和挑高天花板,可設置天井或面對大街的商店;柱身部分則是綿延不斷的辦公室樓層;最上層再以方形屋頂覆蓋。從街上看,屋頂的飛簷似乎朝外部與上方突出,因此當視線沿著建築上升,就會延續聳入雲霄的感覺。浮誇的裝飾和壁柱遮斷了建築往上延展的連貫性,降低並緩和了龐大體積的分量。

紐約摩天大樓的裝飾風潮更是沒完沒了。新哥德式的伍爾沃斯塔、威尼斯鐘塔型的大都會人壽保險大樓等現代建築,都毫不掩飾地採用古典建築的風格與概念。

沙利文以及當代其他人堅持在摩天大樓中保留現代生活的貴族英雄主義,同時也宣揚美國企業的力量。沙利文在一八九六年的〈從藝術層面思考辦公高樓〉中寫道:

「我們該如何賦予這無生命的堆積、這粗糙野蠻的塊狀物、這永恆爭鬥的明顯呼喊、居於低層兇猛激情之上的文化與感性高雅形式?我們該如何從這座奇特的現代建築屋頂令人暈眩的高度,宣揚情感、美,崇拜更高生命的和平福音?」

為什麼要以如此繁複的詞藻,替象徵進步與企業創造性破壞力量的建築強調「膜拜更高型態的生活」?換個問法,為什麼這些企業大樓刻意要與現代生活保持距離?

尋找答案的最佳地點就在芝加哥。芝加哥的洛普區是摩天大樓的家鄉,也是從零開始建立的商務區,可說是最典型的美國「鬧區」。這裡完全為了白領階級工作而存在。

一八七一年的大火災之前,洛普區已經開始讓城裡較保守的居民憂慮。當地除了辦公大樓林立之外,也有不少倉庫和小工廠。雖然樓層不高,但已經逐漸遮蔽這座中西部城市裡既存的教堂和民宅。火災之後,終於有機會可以強行重塑街道。該區原本也有勞工階級的住宅區,與中產階級住宅並存。

套一句不動產投機客奧格登的話,當地「處處都是老舊的貧民區和簡陋的小屋,二十年來被聲名狼藉的低級賭館占據,成為形形色色的小偷、強盜、兇手聚集處,嚇跑了上流人士與企業家」。火清空了整塊區域,空出了土地,也讓該區更能夠吸引不動產投機開發商。為了拉抬房價,企業也把倉庫和工廠搬到該區西北部之外。

除了提高不動產價格之外,還有別的理由促使企業將工廠和倉庫搬離行政中心:芝加哥驚人的持續工業成長賠上很大的社會代價,使這座城市出現愈來愈多勞工運動。工業成長的同時,組織工會的聲音也愈來愈強大了。

一八六○年代,芝加哥成為爭取八小時工作制運動的基地。

一八八○年代,市政府開始對勞工運動抱持同情態度。

當資方企圖雇用非工會成員,或以不遵守罷工默契的工人取代罷工者時,市警也往往拒絕提供協助。倚賴勞工的摩天大樓工程遭受頻繁的罷工干擾:芝加哥學派三座最傑出的建築(理查遜的馬歇爾.菲爾德批發商店、伯恩罕與路特的魯克理大樓,以及阿德勒與沙利文的會堂大樓)因為罷工而無法雇用木匠、石匠、泥水匠。當地建築雜誌驚恐地報導勞工運動的成長,並往往倡議對抗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