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休閒旅遊

基隆市長官邸 和洋合併的歷史館舍

基隆市長官邸一隅。(記者陳懿勝/攝影)
基隆市長官邸一隅。(記者陳懿勝/攝影)

文/記者陳懿勝
「基隆,北面一處迎向海洋,三面環山,素有雨都之稱,這裡的美食以廟口.....」,很熟悉的開場白,沒錯吧!不過這一次要尋訪的並非 眾人所知的廟口、砲台、和平島、八斗子、情人湖、外木山、仙洞巖、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等知名景點,而是和洋混搭建造的歷史建築-基隆市長官邸。

獨自座落路旁  長期不被熟知

基隆市長官邸,又稱「松浦社宅」,修建於1932年,為台灣土地建物株式會社基隆支店長松浦新平居住,位於基隆市中正路261號,它不像其他有名的歷史建 物,獨自座落於路旁,再加上周邊並無其他景點,因此長期以來不被外人所認識。但市長官邸在1932年(昭和7年)建成時,是一棟兼覽大沙灣海水浴場、旭岡 山海勝景的郊區獨棟式別莊住宅,為松浦新平藉由家居雅聚交誼以開拓業務的基地。

日治時代的市長官邸位置。日治時代的市長官邸位置。(記者陳懿勝/攝影)

談到大沙灣海水浴場,根據《基隆 大事記》的描述,大沙灣為黃白色細砂綿延鋪陳而成的大海灣,自1909年設立以來,大沙灣海水浴場一直是基隆人嬉水的最佳場所,因清法戰爭時法軍從大沙灣 登陸,當時率隊的為法國將軍孤拔,因此稱這裡為孤拔濱(クールベー濱)。然而在1966年起,港務局為興築小型船渠,將這美麗的沙灘填埋在鋼筋水泥之下。

松浦社宅在當時可以北可遙視仙洞,右眺社寮島(和平島)與港外海之美景,左望蚵殼港、石硬港、田寮港(基隆四大港門),右眺社寮島(和平島)與港外海之美景,為船舶進出基隆港的最佳地點,自然成為地方仕紳、菁英聚會交際的處所。

保稅倉庫擋視野  失看港景貌

戰後,國民政府接收日本財產,松浦社宅自然就收歸國有,從1948年開始成為基隆市長官邸,歷經鄧伯粹、謝貫一及林番王3任市長時期,長達16年多供市長作 為官邸使用。而後歷經林番王遺孀林朱鳳娥租賃時期、市府員工住所時期,松浦社宅的內部隔間已有所改變,再加上東岸第二期淺水碼頭工程進行,讓原本緊鄰海岸的松浦社宅離岸數十公尺,同時基隆港內保稅倉庫擋住視野,已失去早年看港的「景貌」。

居間與茶之間僅相隔著懊(推拉門)。居間與茶之間僅相隔著懊(推拉門)。(記者陳懿勝/攝影)

基隆市長官邸歷經住戶改造與基隆多雨潮溼的環境,多年下來,牆面損壞情形嚴重,屋頂也塌陷了將近一半,因此,於2011年開始修復,但因為受損嚴重,過程中約僅搶救回1/3的材料。歷經2年的修復,2013年12月完成了修復工作,並在2014年1月29日開始開放參觀。

官邸的車寄與清楚可見的貓洞。官邸的車寄與清楚可見的貓洞。(記者陳懿勝/攝影)

面 對著基隆市長官邸,大門入口處稱車寄,為建築物入口的亭式建築,方便車子停靠,讓人出入不受天候的影響,雖然現今為水泥混凝土形式,但建築外圍的窗戶仍保 留東方意象;門旁邊亦留有貓洞,因早期老鼠多,為了讓貓捉老鼠時能自由進出室內外而設置的洞口,也有助於室內空氣流通。

木料配混泥土  成和洋混和宅第

基隆市長官邸在日治時代緊靠巖灘,就地取材以礁石奠造擋土牆與基礎,當漲潮時,海水會淹過石頭灘直達房子的基腳;建築的本體主要為木料搭配少量鋼筋混凝土構成,為和洋混和的獨棟宅第,清楚可見和式建築慣用的高床式構築方式。

由玄關進入基隆市長官邸,迎面而來的是陣陣檜木香,位於玄關左側為接應室,原本設有壁爐,但修復後只標示位置做個意象。隨著緣側前進,映入眼簾的,是以「田」字配置了日式傳統家庭生活中,最為需要的座敷、居間、次間與茶之間。

松浦社宅的2座書院,代表著松浦新平與其弟松浦政平的良好關係。 松浦社宅的2座書院,代表著松浦新平與其弟松浦政平的良好關係。 (記者陳懿勝/攝影)

座敷、居間、次間與茶之間,以真壁(牆壁做在柱梁中間,讓柱梁顯現出來)、障子(紙門)及懊(推拉門)圍塑出家族群體生活的空「間」;同時以九芎木作為床柱,配置了床之間(房間的角落做出一個內凹的小空間,在其中以掛軸、生花或盆景裝飾)與違棚(陳設小件裝飾物之處)之類的空間,更是彰顯出松浦新平作為支店長之獨特社會地位。

差點被當作廢棄物的棟札。差點被當作廢棄物的棟札。(記者陳懿勝/攝影)

位於最北緣的為洋房寢室,現今為展示空間。陳列的黎壁榫、土台、回填貝殼砂、屋瓦、木製建 物模型,以及差點被當作廢棄物丟掉的棟札。棟札是日本建築在舉行「上棟式」(或稱上棟祭,即上梁儀式)時會放置在屋內高處的牌子,上面有著工程名稱與上梁 時間、業主、設計者等與建築相關的資訊。

木材受潮變形  意外添樂趣

基隆市長官邸中,緣側與迴廊打造了空間中的專屬服務動線,同時因應洋風而興起的「門」,則建構出公私間的分野,亦襯托和洋混和的不同色彩。

除此之外,加裝玻璃障子(落地窗)的緣側,不僅能夠避免雨水直接潑入,更營造出優雅的氛圍,同時座敷、居間與庭園、海景在緣側的設置下,直接相連取得最近的距離,日落的美景在尚未有基隆港內保稅倉庫時,可說是一覽無遺。

然而受到基隆多雨潮溼天氣影響,當初在修復時,木材多少有些受潮變形,走在緣側上會產生聲響,卻也不乏是一種走在木造建築其中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