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藝海漫遊

大師班與音樂比賽 ——訪鋼琴大師羅森鮑姆

 維克多‧羅森鮑姆(Victor Rosenbaum)先生在新唐人電視台國際鋼琴大賽期間舉辦大師班。(攝影/戴兵)
維克多‧羅森鮑姆(Victor Rosenbaum)先生在新唐人電視台國際鋼琴大賽期間舉辦大師班。(攝影/戴兵)

文/蘭青、張小清
最近在北美結束的新唐人電視台國際鋼琴大賽,舉辦期間邀請到教授古典鋼琴五十年的維克多.羅森鮑姆(Victor Rosenbaum)先生舉辦大師班並接受《大紀元時報》專訪。

維克多羅森鮑姆簡介:

鋼琴家、作曲家兼指揮家維克多.羅森鮑姆,1941年出生於印第安納波利斯,就讀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和布蘭迪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時,師從倫納德.舒爾(Leonard Shure)和羅西娜.列維涅(Rosina Lhevinne)。作為鋼琴家,他最早在紐約林肯中心愛麗絲.塔利音樂廳登台,後走遍歐洲和以色列,以在俄羅斯冬宮博物館的演出最為著名;2005年以來,由Fleur de Son和Bridge Records灌錄發行了多張唱片。他還時常登台演出。現任波士頓的新英格蘭音樂學院(New England Conservatory of Music)和紐約的曼尼斯音樂學院(Mannes School of Music)教授。課餘時間,他在世界各地舉辦大師班,足跡遍及各國著名學府。他還在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市政廳音樂及戲劇學院任教,並擔任美國伊士曼音樂學院及茱莉亞音樂學院客座教授。

大師班教什麼?

記者:您經常去中國舉辦大師班,您也推薦了學生來參加本次新唐人鋼琴比賽。您能講講您在大師班上希望給年輕人指導些什麼,以及您對比賽的期許嗎?

羅森鮑姆:在大師班上,我的目標是與演奏的學生們分享我對音樂作品的一些見解,但主要是對音樂的一些心靈及情感上的領會。不管他們如何演繹這支曲子,都會更加富於情感、更有表現力、更連貫,由此更加感動聽眾。

這次比賽中的很多指定曲目是鋼琴音樂傳統中最傑出的作品。某種意義上,理解這些作品是永無止境的。對這些作品而言不存在終極完美的演奏,每一次演奏某種程度上都是一個繼續理解的過程、一個發現的時刻。

有一些曲目我已經彈奏了四、五十年了。我經常彈奏它,每一次我都會從稍微不同的角度有所發現。不是音樂變了,而是我的人生經驗、體悟和理解使然。所以演奏會隨著時光而成長。

音樂中的終極真理

記者:所以說,音樂家的演奏和對經典作品的理解與人生經驗有很大關係。

羅森鮑姆:每一個人,即便他們對作品的一切持同樣觀點,由於個性的原因,演奏出來還是不一樣。我想,音樂中有某種終極真理。 這牽扯很多的心力,直覺,當然也有情感。

首先,音樂演奏是用肢體的。所以鋼琴演奏是身體高度參與的活動,音樂家需要保持身心調適的狀態,要非常的靈活,就像運動員那樣。同時,演奏也需要情感上的感受。因為畢竟所有的藝術形式表達的都是人類的處境、人類共通的經驗:悲傷、渴望、喜樂,人活在世上的一切情感。最後,心智的因素也不能忽略,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十分複雜精妙的創作。

拿貝多芬來說,他經過艱苦的努力,最終拿出的作品以現在的樣貌為我們所知、所愛。他的努力、掙扎可以從作品的手稿中看出來--劃掉,修訂又修訂。你可以從他迅疾的筆跡、線條中看到近乎憤怒和迷惑。有時他的筆跡很難辨識,帶著很強的迸發力量,但之後又被劃掉,代之以別的什麼。一首完美的作品實際上是藝術品。由此,作為一個謙遜的演奏者,也應稍加努力來理解這一創作過程。

每位作曲家都有不同的人生問題,我們既需要去理解每位作曲家的語言,也需要理解他們的創作過程,由此我們才會將其作品演奏得漂亮、有心靈深度,有結構上的連貫性。

比賽與音樂

記者:即便很多人熱愛古典音樂,他們仍然需要專家的幫助來真正欣賞那些傑作。我們需要您對比賽的選定曲目加以介紹,以幫助聽眾獲得更好的理解。

羅森鮑姆:早先你問到了比賽和大師班,我們說到這是很不同的東西。你也指出我送學生來參賽,你想知道為什麼。

原因首先是,比賽曲目都是我最經常演奏、也最喜歡教學生的。我認識的音樂家中沒有多少是喜歡比賽的,因為比賽與音樂、與藝術幾乎是不相容的。有的東西可以界定,比如精確度--有人彈得非常精準,這在比賽中很能說明實力;而有人可以彈得非常快,對於快速的曲子來說非常激動人心,如果加上精準,在比賽中可以給評委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音樂所要求的比這些要多得多,它要求理解、領悟和情感傳達。對於這些,優秀的、嫻熟的音樂家們各有見解。確實,讓優秀的藝術家通過比賽脫穎而出,他們的藝術生涯會獲得推進。這就是為什麼年輕人都爭取參賽機會。

因此,我總是告訴學生們,比賽從來沒有輸家,那只意味著那一天有人或是表現得更出色,或是那位演奏者(詮釋樂曲)的角度更為那組聽眾--評委所欣賞、所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