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歷史文化

江南賞梅一勝——榮氏梅園

梅園。(維基百科)
梅園。(維基百科)

文/懷荏荏
賞梅花,是一件喜上添雅的風韻事,令人福至心靈、清明澄澈一春。而中國有名園,江南富勝景。

無錫榮氏梅園「依山植梅,以梅飾山」,點點梅花「為天下布芳馨」,並融合湖光山色、文史和江南園林建築於一園,寒春中,梅花點點皆天心——天心台、揖蠡亭,覽梅花山水——范蠡和西施的故事躍然太湖煙波上。

園中建築處處匾額、楹聯,留下一代鴻儒、名臣、俠客的墨跡、胸廓。鴻光掠影落水中與梅花相對映,豈非中國江南賞梅勝地?

榮氏梅園  二十年構建

清朝進士徐殿一有方「小桃園」,坐落在無錫西郊的東山、滸山和横山之間,背靠龍山九峰,前臨萬頃太湖,舊址距離無錫城西界7公里。1912年,無錫企業家榮德生購下了「小桃園」,歷經20年,建構了園林宅第「梅園」。

榮氏宅第是「梅園」的中心,倚山妝點梅樹,全面植遍梅樹3千株,含有許多有名的品種,花色從潔白素心、如翠如碧到胭脂粉妝、濃豔欲滴,梅花含苞蘊含主人「為天下布芳馨」的宏大願望。

早春時節,江南山翠,梅園山坡上群梅連放,幽香芳馥連波,波上香雪海。風光無限旖旎,引人走向香雪海中。玉蝶梅、綠萼梅、宮粉梅、硃砂梅、墨梅、龍遊梅……邀人留香。

江南賞梅第一勝地

榮氏「梅園」是無錫的園林之寶,榮氏家族將梅園捐給國家,人們則把中國「江南賞梅第一勝地」雅號給了「梅園」。古梅樹無意苦爭春,遊龍虯枝、老幹盤曲、疏影横斜、倒懸含苞,清高志節「勁」在其中。

老藤、新桂和奇石妝點老梅,揉合古樸和奇雅格調於一園。同時榮家建設的宅第、亭台、軒閣、塔石和命名都含有中國文化的典故與意境,悠遠深長。

例如:念劬塔、積雪堂、天心台、三星石、香雪軒、樂農別墅、留月村、招鶴亭、揖蠡亭、清芬軒、香海、誦豳堂、小羅浮、豁然洞、開原寺、松鶴園、小金穀、吟風閣等園內著名景點,都深藏典故。

念劬塔

建於1930年,塔高18公尺,原名念慈塔,是當時園主兄弟為紀念母親80冥壽而建造。清朝進士出身的錢振鍠(西元1875年~1944年,曾官至刑部主事)前來賞梅時,榮家邀其為塔寫文,錢振鍠提議改塔名為念劬塔,取意《詩經.小雅》的「哀哀母心,生我劬勞」和《詩經.凱風》的「棘心夭夭,母氏劬勞」兩句,以表敬意,後來從而改名。

積雪堂

「積雪堂」靠山面水,堂主廳環繞曲徑、曲橋,並建構了亭台水榭,形成一個小而美、仰俯山水的中國庭園宅第建築。魏晉時,陸機的詩中即有「仰憑積雪岩,俯涉堅冰川」詩句。

積雪堂有三間堂屋靠山而建,前面有「出月台」能夠臨水俯涉,堂後以碑廊銜接,曲折通幽,往西南方接上水榭,水榭與「積雪堂」間有曲橋,堂東南角點矗著「梅影亭」。

天心台、揖蠡亭

榮氏家人愛梅,太湖古峰後面建造「天心台」,取喻古詩「梅花點點皆天心」的意涵。天心台用黄石高築而成,這裡是賞梅花的好望角,花開漫山讓人流連。

天心台西梅樹疏影横斜處有「揖蠡亭」,透過疏梅縫間可攬入太湖和蠡湖一角,煙波間,可不是那愛國俠客范蠡和多才美人西施一葉扁舟兩忘天下間的豁達悠然嗎!

三星石

天心台前方的廣場有不少太湖奇石矗立其中,形狀凹凸玲瓏透古奇。其中有一排三峰,面南而立,若加細細揣摩其形狀好像「福、祿、壽」三字,人人嘖嘖稱奇,因而稱三峰太湖石叫「三星石」。

天心台南還有傳名的「米襄陽拜石」,相傳宋代愛石成癖的書法家米芾(號襄陽)在丹徒(今鎮江市內)任職時就有了,後人以此名紀念米芾的風雅。

洗心泉

梅園中疏濬引泉,名喚「洗心泉」。中國文化很早就有「洗心革面」的說法,《周易.繫辭上》:「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抱樸子.用刑》:「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滌輕塵。」榮氏造洗心泉,意為「物洗則潔,心洗則清。」

誦豳堂 對聯

「誦豳堂」名取自《詩經·豳風》,感念汗滴禾下土的農夫種植莊稼的艱辛之意。中堂高懸「誦豳堂」匾。

四周出檐爲廊,有碑亭和牡丹亭。西山坡是留月村。堂前檐有廣西岑春煊(清末民初人,曾任兩廣總督)的匾額,書「湖山第一」。

誦豳堂的堂内還有一副楹聯,是清朝兵部尚書沈兆霖(錢塘人,道光十六年丙申恩科進士)書寫的楹聯,給了榮氏三代「梅園」爲天下布芳香的古樸高風極好註解: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