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歷史文化

隋梅靈驗 伴國清寺

天臺山國清寺。(維基百科)
天臺山國清寺。(維基百科)

文/懷荏荏
浙江天臺山南麓的「國清寺」,是中國佛教古剎「天下四絕」之一。寺院中自隋代以來即存在的一株古梅,人稱「隋梅」,距今已有1,400多年。

國清寺於隋文帝仁壽一年(西元601年)始建完成,唐會昌年間遭佛難後重建。「隋梅」,據傳是由國清寺第一代住持「灌頂法師」章安栽種。現在的「隋梅」主幹中空而半枯,已不開花,然而從原幹長出的分木,依然年年開出雪紛紛一般的白花。

梅樹的頂部盤結如虬松,看得見樹皮呈銅綠色,樹皮裂開的紋路類似魚鱗。開花時節,雪白的梅花和著幽香、疏影穿越千百年時空,傳送清奇雅緻的古樸幽情。

相傳隋梅非常有靈性。寺方說,每當時局混亂寺院遭到噩運劫難之時,這株古梅自然枯萎而不開花。1960年代,中國大陸遭逢「文化大革命」,國清寺殿宇被占用,佛像全毀、法物紛失殆盡,僧侶被驅散。這株隋梅亦寂寂然像死了一般,無花也無葉。到了文革結束,隋梅才再度開花。 

從唐朝到清代,國清寺在九百年間幾遭戰火焚毀,又幾度重建,修建規模越來越大,漸次往山麓下展開。明代已造就了現地的規模,清朝雍正十二年(西元1734年)全面修整。

國清寺建築的規劃按照正統的軸線布局,龐大建築群超過600多間,聞名的寒山「拾得寺」也在其中。五峰環繞寺院,如貴人蔟擁,寺院建築隱於參天古木、密密幽篁間。

「智者大師」建寺之願

國清寺第一代住持是灌頂大師,然而規劃國清寺藍圖者則是他的師父「智者大師」。 智者大師有「天台祖師」、「東土釋迦」之稱,出生時家中即有瑞象,夜裡室內無燈自明,光照燦然。他自幼「臥便合掌,坐必面西」,15歲時在長沙佛像前發誓作沙門,以傳佛法為己任。

智者大師在陳宣帝太建七年(西元575年)秋到了天臺山,當時他38歲。初抵天臺,智者大師即獲居山30年的定光老禪師全力護持。定光老禪師對他說:「山下有皇太子基,可造寺院。」、「今非其時,待三國(北周、北魏、南陳)統一後,自有官員來造此寺。」 

定光老禪師更預言:「寺若成,國即清。」

於是,智者大師萌發建寺之願。

隋文帝開皇十七年智者大師在天臺山下圓寂,他在留給晉王楊廣的遺書中說:「山下一處非常之好,請敕建一伽藍,不見寺成,瞑目為恨!」

楊廣不負師命,在開皇十八年(西元598年 )派遣司馬王弘依智者大師的遺願和藍圖建寺,經歷三年建造完成。當時的寺跡位在目前的大雄寶殿後方大約百米處——八桂峰前。

國清寺是文化古寺,相傳許多唐代詩人、高士都在此留下墨跡,如柳公權、孟浩然、李白、賈島、皮日休、陸龜蒙、杜荀鶴等。

中華古梅伴天臺名寺,展現歷經歲月淘洗不去的古樸風華。賞一株「古梅」令人情遷千百年,不羨一園萬樹梅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