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教育科普

捍衛司法正義 鑑識科學立功

警察大學學生能承傳校風並兼顧理論與實務。(中央警察大學提供)
警察大學學生能承傳校風並兼顧理論與實務。(中央警察大學提供)

【記者彭秋燕/報導】中央警察大學鑑識科學學系是培育國內鑑識人才的搖籃,警察大學警察科技學院院長孟憲輝表示:「鑑識科學學系就是希望以『科學捍衛正義』,藉由鑑識科學發現真實、還原真相,維護司法審判的公平性,讓犯罪者接受懲罰,無罪者不受冤枉。」鑑識系培育的人才,使得我國警政單位擁有專業鑑識人員以科學投入辦案,讓司法正義得以伸張,讓人權得以保障,也讓社會民心更加安定。

18小時偵破台鐵爆炸案

「該不會,台灣也遭到恐怖分子攻擊吧!」當民國105年7月7日晚上,台鐵1258次區間車進入松山車站前,第六節車廂發生爆炸,造成25人輕重傷的新聞出現在電視時,許多人心中浮現了疑問與不安的情緒。

案發後,鑑識單位發現,受傷民眾中僅林姓嫌犯胸口、大腿有點狀傷痕,根據爆炸模式推斷,爆炸時他正持有爆裂物。此外,爆裂物上還取得了他的DNA和指紋,再加上現場民眾的指認,警方在18小時後破案。警方發現,其犯案動機為久病厭世尋短,並非恐怖分子攻擊。案件迅速的偵破解除了民眾的疑慮,也讓人見識到台灣鑑識科學的發達。

培養專門人才 我比英美早10年

國內專門鑑識科學人才之培養始於民國78年。當時留學美國的警察大學校長顏世錫認為,犯罪偵查必須以科學為基礎,不能僅靠偵訊。以科學為基礎的偵查,可以讓科學證據證明事實,更可以維護人權,不會發生刑求的憾事,於是,成立了鑑識科學學系。

警察大學專門系所的鑑識人力培養,那時在全世界是相當高瞻遠矚的規劃。當時,歐美警方鑑識人員還採用招收大學理工科系畢業生,經由實驗室訓練養成,一直到21世紀初,英美等國家才開始在大學設置專門系所培養鑑識人員。

孟憲輝表示,因為警察大學正式學制的完整培養,讓學生能承傳校風並兼顧理論與實務,成為術德兼修的鑑識人才。就校風而言,中央警察大學秉持著儒家傳統文化之承傳,以「誠」為校訓,以「力行」為校風,培養術德兼修、文武合一之優秀人才,為國家服務,捍衛社會正義。 

完整的教育更讓學生在法律知識、人權維護或服務熱忱上都能得到充分的涵養;在鑑識領域,能更紮實的學習。鑑識科學系的教學,早年較偏重於傳統的鑑識方法,指紋、槍彈與文書鑑識等證物分析鑑識。

後來則開始發展刑事領域的DNA鑑識,並在精密儀器輔助下,分析毒品、爆炸物、射擊殘跡等微量證物的鑑識,近年來則開始涉及昆蟲、植物與影像處理鑑識。鑑識科學系畢業的學生也開始在崗位上發揮「科學捍衛正義」的功能。

指紋鑑識彰顯善惡有報的天理

「你這19年來,還睡得好嗎?」當饒姓嫌犯聽到員警的詢問後,即將逃過追溯期的他,馬上俯首認罪。民國86年,當時才15歲的嫌犯到電腦商店行竊時被老闆娘發現,於是他將老闆娘砍殺身亡。

他雖然在現場留下一枚指紋,但當時他尚未成年,所以警方沒有指紋資料。天網恢恢,疏而不漏。19年後,經過刑事人員的指紋比對,確認嫌犯身分,就在追訴權時效完成的前夕,將他逮捕歸案。

目前指紋鑑識在刑事偵查上已經成為鑑別個人最主要的工具。每個人的指紋特徵都不同。當嫌犯犯案接觸物品時,手上的汗水、油脂和各種化學物質會將指紋印留在物品上。

傳統上,警方會以毛刷沾粉末在物品上輕輕刷掃,讓指紋顯現,然後再照相或以透明膠帶黏取指紋,進行分析比對,確定身分,這樣就可以找到犯罪者。

DNA鑑識 生物跡證洗刷冤案

鑑識科學有時也可以彌補冤案,洗刷民眾冤屈。民國85年,台北地區發生多起「計程車之狼」強盜性侵女乘客案件,造成民心浮動。當時經由一名被害人的指認,逮捕羅姓司機。警方根據被害人提供的車號及職業登記證拘捕羅讚榮到案調查。

羅姓司機到案時雖未提及車子曾遺失,但卻一再聲稱,他沒有犯案,但檢察官與法官均不予採信。在一審依強劫強姦未遂罪判刑13年。

幸好服刑2年後,經由律師黃虹霞的協助,自行採集遺留車上的檳榔渣送驗,並傳訊修車廠人員證明車子被竊之破壞情形,再加上其他警官的證明,羅姓司機終於洗清了冤屈。

每個人的DNA類型均不同,羅姓司機車上的檳榔渣留有嫌犯的DNA。檳榔渣送到實驗室後,實驗人員先萃取其中的DNA(去氧核醣核酸)進行複製,然後再分離不同之DNA片段,以儀器偵測並分析比對DNA型別。檢驗結果,檳榔渣上的DNA型別與羅姓司機的不同,這就表示犯嫌不是他。經由DNA的鑑識終於洗刷了他的冤屈。

彈道比對 廣大興案真凶現形

102年5月9日,菲律賓公務船對屏東縣的「廣大興28號」漁船開槍,造成洪姓漁民死亡。菲國政府對該事件處理不當,造成兩國外交關係緊張。

雙方經溝通協商後,菲國同意台菲雙方共同鑑識相關槍枝、比對彈道。菲方提交14把槍械試射彈頭樣本與我方在漁船機艙內尋獲的彈頭進行彈道比對,經比對後,確認其中2把槍造成漁民死亡,找到了犯案者。

彈道比對可以藉由彈頭確認槍枝。這是因為每支槍槍管內的來復線特徵均不同,而子彈發射時彈頭會與槍管內來復線摩擦,每把槍所射出的彈頭均有獨特的特徵,所以相同槍枝所射出的彈頭,會形成同樣獨特的特徵。

如果鑑識人員將槍枝試射後的彈頭和犯案現場的彈頭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比對就能確認凶槍,進而讓凶手無所遁形。

爆炸物分析 揭穿嫌犯謊言

102年4月12日上午9時,高鐵616號列車車廂女廁,發現2個疑似爆裂物的行李箱;中午,立法委員盧嘉辰土城服務處又發現另外2個裝著汽油的行李箱。警方發現胡姓與朱姓嫌犯涉嫌重大,於是警方將其逮捕。

警方調查發現,胡姓嫌犯想利用爆炸案造成社會恐慌後,再藉此放空台股期貨牟利。然而,嫌犯到案後卻供稱,放置的炸彈不會爆裂,沒有傷人的可能性,想藉此脫罪。

然而,警方鑑定發現,他所安置的汽油炸彈內裝有汽油,且汽油上方有空間儲存空氣,汽油揮發的蒸汽與空氣混合後點燃就有爆炸效果。炸彈內又有電池、定時器與引爆裝置,結構完整所以具有引爆能力。最後,他被判刑20年定讞。

扎根!高中生化身鑑識人員

今日,台灣的鑑識科學已在刑事案件中達到發現真實、還原真相、提供證據,維護司法公正審判的功能。讓鑑識系「科學捍衛正義」的精神往下扎根。中央警察大學與台灣鑑識科學學會幾年來,每年均舉辦「CSI鑑識體驗營」,提供120個名額讓高中生參加。

參加營隊的學生不但可以體驗警察大學的生活,還可以化身為鑑識人員,實際參與模擬的犯罪現場採證與實驗室的物證鑑識工作。學員可以學習指紋顯現與比對、潛伏塵土鞋印痕顯現、血液噴濺痕重建、刑事攝影等鑑識專業技術,真實體驗警方科學辦案的實際內涵,推廣鑑識科學的精神。

武器鑑識《三國志》有先例

鑑識科學是希望以科學的方法發現真實、還原真相,達到勿枉勿縱的理想。其實,在中國古代,先人即有這樣的思想與實踐。孟憲輝表示,在《三國志》就有2個最早的鑑識案例,第一個例子呈現了世界最早的投射武器鑑識案例。

《吳書.孫登傳》記載著三國時期吳國太子的故事。吳國太子孫登為人仁厚,一天,孫登騎馬外出,途中差點被一顆彈丸擊中。侍衛逮捕了一個攜有彈弓彈丸的人,但是,這個人堅決否認發射彈丸,屬下想要毆打他,但是孫登覺得不妥。

孫登命令屬下將找到的彈丸和這個人的彈丸進行比對,結果發現,兩個彈丸的外表特徵不同,於是將他釋放了。孫登所使用的方法和現代鑑定彈頭表面的工具痕跡的概念互相吻合,展現了他仁厚的心與追求真實的科學態度。

另一個案例則記載在《魏志本傳》,國淵在擔任魏郡太守時,有人投書毀謗曹操,投書中多處引用《二京賦》。於是,國淵找年輕學子,命令他們找能讀《二京賦》的學者為師,並要他們帶回老師的書信。藉由書信和投書的筆跡比對,他找到了投書者。國淵當時所採用的方法就是現今的筆跡鑑識。

宋慈盛名《CSI犯罪現場》也提到

電視劇《大宋提刑官》廣為人知,其主角為宋代的宋慈。宋慈被稱為現代法醫之父,他所著作《洗冤集錄》一書是歷史上第一部系統的法醫學著作,影響後人甚深,還被翻譯成多國語言。甚至連美國受歡迎的電視影集《CSI犯罪現場》都提到宋慈,宋慈為人嚴明仁厚,且以科學的精神斷案,令罪犯心服口服。

《洗冤集錄》中記載,一天,道路旁發現了被鐮刀殺死的屍體,由於死者身上的財物尚在,所以捕快判斷這個凶手不是專業的強盜。但是,要如何找出殺人凶手呢?捕快先找出與死者有嫌隙的嫌疑犯,然後,他叫附近的居民交出家中所有的鐮刀。

盛夏,七、八十把鐮刀全部擺在地上,不久,蒼蠅開始飛舞,並聚集在其中的一把鐮刀上。這顯示這把殺人的鐮刀上殘留血腥味,所以吸引蒼蠅駐留。面對鐵證如山,凶手只好低頭認罪。◇

宋慈年輕時受教於朱熹弟子吳稚門下,受到理學家「求善」、「存天理、滅人慾」、「格物致知」的理念影響,以窮究真理的科學的精神,為百姓洗刷冤屈。而,孫登也以他仁厚與科學的態度面對問題,他們都是古代科學辦案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