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寰宇搜奇

寧可燒盡 不願腐朽

馬偕博士:一位畢生奉獻臺灣的加拿大人

「這裡好像有一條無形的線,牽引我到美麗之島去。」——馬偕。

馬偕傳記。(伊鈴翻拍)
馬偕傳記。(伊鈴翻拍)
【記者伊鈴/報導】145年前的三月9日,一位28歲的加拿大青年登陸臺灣淡水碼頭。面對迷人的異域風光,他當即跪下,對天祈禱:「我要把一生奉獻給這個地方!」從此,他心懷謙卑和熱情,把畢生的精力和心血奉獻給了這塊土地和人民。他,就是臺灣近代史上影響當地文化最深的外國人——馬偕!
馬偕博士馬偕博士

在臺灣人心目中,馬偕是一位無私奉獻的傳教士和醫療者。他帶來的醫療、教育和宗教文化,改變當地文化習俗、城市風貌和地方產業。當地人稱:「馬偕是淡水的恩人,淡水的精神象徵。」他的故事被改編成歌劇、電影和話劇搬上舞臺。

馬偕是加拿大長老會派往臺灣的首位傳教士,也是加拿大開啟海外醫療、教育的第一人;加拿大跟亞洲真正發生聯繫是從馬偕開始。他是對排華 「人頭稅」 唯一公開提出反對的加拿大本土人。馬偕尋求大愛、公平和正義的精神,代表加拿大的價值觀。加拿大人尊稱他是一位「英雄」,並引以為傲。從上世紀90年代後,對馬偕的研究從教會擴展到民間和國際事務機構,並設立紀念日。

馬偕在他的日記中寫道:「遙遠的臺灣是我所愛的地方。我最好的歲月是在該島上消磨掉的,我生活的樂趣也集中於此。我喜歡仰望它巍峨的山峰,俯視它深廣度谿壑,泛舟於它波濤洶湧的海上。我喜愛它黑皮膚的人們——漢人、平埔番、生番……」

無所畏懼的探險家

1844年3月22日,馬偕出生於安省牛津郡(Oxford)佐拉村(Zorra)一個蘇格蘭拓荒移民家庭。因英國產業革命爆發的「沙諾蘭驅逐事件」而被趕出家園,他的父親帶領全家來到加拿大。以驚人的毅力開荒種地,守護清教徒的信仰。家族的經歷,在馬偕的心靈裡埋下了吃苦耐勞及尋求公平、正義的種子。

1866年,馬偕畢業於多倫多大學諾克斯(Knox)神學院,隨後前往美國普林斯頓(Princeton)。1870年,馬偕回多倫多做牧師,並立即申請前往中國傳道。他一心要傚法聖經中的保羅,做一名開拓者,最後選擇去臺灣,並定居淡水。

當時臺灣社會十分閉塞,馬偕的到來並不受歡迎,連租房都困難。他最初租住的房子是一間廢棄的馬棚,經他精心打理後,成為兼住家、醫院和教學的地方。他深知,要融入當地,必須學會當地語言。他在淡水郊外跟放牛仔交朋友,學臺語。並很快探訪當地,用他的雙腳走遍臺灣的山山水水,風餐露宿,翻山越嶺,深入漢人和原居民社區。
馬偕傳記。(伊鈴翻拍)馬偕傳記。(伊鈴翻拍)

馬偕的傳道遭到當地人前所未有的抵制,有疑神疑鬼的、誤解的、找岔的、強辯的。在最亂的三峽,土匪、山賊橫行,暴徒搗亂,還差點被大石塊砸到。在艋舺,當地人向他扔石頭、泥巴、果皮、糞便,放狗咬他,唆使小孩侮辱他;到處遭到無盡的譏笑、辱罵及暴徒的追逐和驅逐,攻擊阻擾持續不斷,示威活動隨處可見,甚至有彪形大漢提著大刀,要砍下他的腦袋。
 
但馬偕沒有退縮,他不顧交通條件惡劣,路途艱險,瘴氣、瘧疾橫行,兩次登大雪山,走訪問當地原居民,行醫送藥,與當地原居民打成一片。

終於,他的刻苦、堅忍、真誠和愛心感化了當地人,冰雪開始融化,民眾慢慢接受他。

1887年12月,又到了艋舺迎神賽會的日子。曾經攻擊他的三大姓首領正好路遇馬偕,他們主動把遊行隊伍停下來,向馬偕致敬,然後再繼續前行。當地官府敲鑼打鼓,呼籲民眾尊稱他為馬偕博士或偕牧師。

行醫、開辦偕醫館

當時臺灣瘧疾猖獗,西醫西藥十分稀罕。馬偕向民眾發放免費治瘧疾藥品——奎寧水,被臺灣人成為「馬偕的白藥水」),使病人迅速解除痛苦,有效的降低了死亡率。他也治療眼疾和其他疾病。由於西藥的顯著療效,看病的越來越多,3個月不到,他就在家中設病床做開刀手術。第二年不得不租屋開設「滬尾醫館」,從此,淡水成了臺灣北部的醫療中心。

馬偕還有一手拔牙的絕活,免費給民眾拔牙,總計達21000顆以上。他手法快,常常在1個小時不到的時間內拔下100顆牙,快速解決病人的痛苦。他的醫療技術漸漸獲得民眾認可。因此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來聽他講課。
史邁克提供圖片史邁克提供圖片

馬偕第一次回國述職期間,他在利特律演講,獲得當地一位同姓馬偕夫人的3000美元捐贈。他用這筆錢創立了「偕醫館」, 醫療範圍有眼疾、潰瘡、風濕、氣喘、皮膚病、外傷等。1884年爆發中法戰爭時,偕醫館收容了許多清兵,為1000多名士兵治療,受到清朝官府的感謝和捐贈。

興辦教育、發展農業

馬偕的學生越來越多,授課的地方只能在家裏、大榕樹下、海邊。為了籌集辦學經費,1979年12月31日,馬偕首次離臺回加拿大。他通過當地媒體向家鄉呼籲募款,共募集6215美元,在淡水創辦牛津學堂(真理大學的前身)。隨後,又在旁邊建立一所牛津女子學堂(淡江中學的前身)。

馬偕創辦的學堂並不局限於傳教,也教授天文、地理、醫學、地質、植物、礦物、歷史和倫理等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知識。他又把蔬菜種子帶到臺灣,發展當地農業。這些文化和理念深刻的影響了臺灣社會。

融入臺灣本土

為了融入當地和擴展事業,馬偕經過思考,跟當地人張聰明結婚,並育有2女1子。張聰明是臺灣第一個沒有包頭、纏足的女性。她以超越同時代女性的遠見和智慧,成為馬偕事業上的重要幫手。她也是首位登陸加拿大的臺灣女子,並首次將縫紉機引入臺灣。

在長達近30年的歲月裡,馬偕用謙卑和真誠的心面對臺灣這塊土地和人民。他的無私奉獻和不屈不撓精神,終於打破文化、族群、語言及宗教的隔閡,得到當地人的認同,許多當地人協助他傳道,在北臺灣設立60多所教會。他的個人聲望也達到最高峰。

1900年5月1日,馬偕到噶瑪蘭地區作最後一次查訪後,被診斷患喉癌。他自知上帝召喚的時刻已到,於是避開身邊的家人和學生,突然跑到學堂大聲敲鐘,把學生召集到教室,吃力地上完最後一堂課。

馬偕博士與病魔糾纏一年後,於1901年6月2日下午4時,在淡水寓所逝世,享年57歲,骨灰葬於今日淡江中學內。馬偕的一生印證了他的座右銘:寧為燒盡,不願腐朽!

資料提供:加拿大臺灣人權協會會長史邁克。
參考資料:《臺灣女婿黑鬚番》 蘇文魁/著。《馬偕》/第十一屆蔡瑞月文化論壇。維基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