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陸民主化 裴敏欣:兩岸問題正解

龍應台基金會8日舉辦「2017焦點中國系列——『大國崛起』的細節凝視」活動,由裴敏欣(左)與中央研究院院士吳玉山(右)對談。(網路截圖)
龍應台基金會8日舉辦「2017焦點中國系列——『大國崛起』的細節凝視」活動,由裴敏欣(左)與中央研究院院士吳玉山(右)對談。(網路截圖)

【記者郭曜榮/台北報導】蔡政府上台迄今,兩岸關係急凍,台灣的國際空間屢遭中共打壓;事實上,中共從兩蔣時代以降,對台灣的政治與外交打壓始終不斷,只是力道大小視統戰需要而有所區別。面對這樣的惡鄰居,兩岸關係是否只能等到中國民主化才能真正有解?

長期研究中國大陸貪腐與民主化轉型的,美國加州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政府學教授、凱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裴敏欣表示,若中國真正民主化,對解決兩岸之間的問題,肯定是一個正面的發展。

裴敏欣近日應龍應台基金會邀請,來台出席「2017焦點中國系列——『大國崛起』的細節凝視」活動,與台灣民眾分享自己對中國40年政治轉型的反思。

龍應台基金會8日舉辦「2017焦點中國系列─『大國崛起』的細節凝視」活動,由裴敏欣(左)與中央研究院院士吳玉山(右)對談。龍應台基金會8日舉辦「2017焦點中國系列——『大國崛起』的細節凝視」活動,由裴敏欣(左)與中央研究院院士吳玉山(右)對談。(網路截圖)

裴敏欣表示,現在兩岸之間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政治認同問題,一邊是專制體制、一邊是新興民主國家,「這兩個是天差地別」,如果這個價值隔閡無法消除的話,那麼要真正達成互信和解,「的確是很困難的」。

他說:雖然中國要搞民主的難度比台灣高出幾倍,但台灣的民主轉型經驗在一個點上,對中國的統治菁英是有指導意義,也就是在舊政權沒有全面喪失民眾支持,在總體性危機來到之前,「先發制人搞改革」,這對統治菁英的長期是有利的,「一定要提前改革,掌握改革主動權」,但是這個經驗教訓,至少目前中國的政治菁英還沒有聽進去。

「中國民主化轉型的模式,如果說是一個自上而下、按部就班的民主化,基本上不會出現大的動盪,因為政府權威是鞏固的」,他提到,但如果出現革命性的、舊政權被推翻的改革模式,那兩岸之間肯定會出現意想不到的事情,可能會很危險,因為中國方面,要維護舊政權的人會打民族主義牌;一旦大陸亂了,台灣也不會排除,這個尋求政治獨立的大好機會。

裴敏欣指出,轉型過程雖充滿風險,但如果中國出現新的民主政權,至少在中國內部會,有一場理性、公開、平等的,有關台灣問題的辯論與交流,這是現在沒有的,他相信中國大陸還是有許多人是理性的,如果創造這麼一個平台,在言論自由的情況下,讓他們談如何處理台灣問題,「我想得出的答案,肯定跟現在是不一樣的,肯定會創造出至少比現在更有利的政治條件」。

當天活動與談人、中研院院士吳玉山,詢及對中共來說,最擔心什麼樣的民主化指標出現?裴敏欣回應,共產黨最擔心的就是有組織的反對勢力出現,以及新聞自由的傳播。吳玉山進一步問到,如果有些組織,當初並非反對勢力,例如法輪功?裴敏欣說:我們都比較天真,但中共認為,只要有組織跟政治行動的潛力,它就不會讓你存在,「因為過去70多年它就是這樣生存下來的」,凡是有組織的,不管你今天政治態度如何,都要對你進行控制,甚至要把你禁止。

裴敏欣強調,民主自由並不是為我們提供更好的經濟收入,而是像氧氣平時呼吸,根本感覺不到氧氣對我們的重要性,可是哪天一旦缺氧,馬上就感覺到,「那些批評民主制度的人,要改變他們的想法,最簡單就是送到北韓,保證1小時就缺氧」,體現出民主制度有許多看不見的隱形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