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 萬象

【移民故事】經歷身分認同 兩代華人找回自己

圖為多倫多唐人街。(大紀元)
圖為多倫多唐人街。(大紀元)

文/記者李平
thetyee.ca網站記者兼網頁編輯克里斯托弗(Christopher Cheung)撰文講述了王比爾(Bill Wong)和陳凱文(Kevin Chen)2名年齡相隔71歲的華裔移民的故事,讓人們了解不同時期的加拿大華人,從青少年時期到成人期間所經歷的身分認同掙扎、蛻變和成熟過程。

早期加拿大華人受歧視

王比爾1922年在溫哥華出生,父親王來昆來自廣東省,於1913年隨著淘金熱來到北美,在溫哥華唐人街開了家裁縫鋪,生意相當不錯。美中不足的是,華人一直備受歧視,沒有投票權,還被徵收沉重的人頭稅。

早期的北美華工幫助加美修完鐵路後,政府和主流民眾就翻臉,不喜歡周圍有華人。1907年,溫哥華唐人街發生暴亂,華人被攻擊。1923年,政府對華移民政策完全關閉。在這種情況下,王來昆決定把兒子送回中國接受教育,這樣日後才能有更多機會出人頭地。1936年,年僅14歲的王比爾和弟弟坐上回國的輪船,回父親家鄉廣州上學。由於在加拿大備受歧視,在他心中,感覺自己更像是中國人,而不是加拿大人。

後來由於抗日戰爭爆發,局勢不穩,1年後兄弟倆返回加拿大。王比爾上了溫哥華職業中學,緊接著在父親的要求下,又到卑詩大學念機械工程。王比爾就讀的大學極具排他性,如溫哥華港口市中心的水晶海水游泳池,學生游泳隊平日會來此練習,但禁止華裔學生。不僅如此,華裔學生畢業後,也面臨就業歧視。公司招工的人到學校招人,一般就直接找到班主任說,不要叫華裔學生去面試,否則雙方都尷尬。

做裁縫照樣能成功

畢業後,王比爾和弟弟接管了父親在唐人街的裁縫鋪。有著良好的大學藝術和解剖課程教育功底,加上勤勞肯鑽研,王比爾很快成為一名出色的裁縫師。他說,縫紉也是一門藝術,工作對象不是鋼鐵或木頭,而是柔軟的布料,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總是在變化中,比和固態的東西打交道有趣多了。

由於做工精良考究,設計總能跟上時尚潮流,王比爾的現代裁縫店(Modernize)很快打響名聲,就連辛康納利(Sean Connery)、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和史特龍這樣的大明星,也在他的店裡訂做衣服。

隨著加拿大社會越來越寬容,對華人歧視越來越少,王比爾也逐漸覺得被社會所接受,成為一名真正的加拿大人。做了70多年裁縫後,王比爾於今年年初去世,享年95歲。他的一生,從未退休,做裁縫到終老。

台北小伙子尋根難

現年24歲的加拿大華裔陳凱文,出生於台北,隨後的10年間,隨父母在台北和卑詩列治文山之間頻繁搬家,陳凱文父母在他10歲時,終於決定定居列治文山。

像陳凱文這樣的當代華裔小移民,移民前的童年回憶中,有現代繁華的大城市生活、各種美味小吃和整天一起玩耍的小朋友。隨父母移民後,很難很快融入新環境,適應新生活,交到好朋友。列治文山面積不大,卻很難有機會出去找小朋友玩,要找朋友玩,還得坐巴士,而巴士班次太少,放學後,同學都是各回各的家。他覺得,自己既不是加拿大人,也不是純粹的台灣人,雖在兩地都有家,但在每個家都感覺自己是個陌生人。

上卑詩大學後,陳凱文加入校內台灣新一代(New Taiwanese Generation)社團,參加社團組織的舞會、才藝表演和生日會等。儘管如此,他還是覺得很空虛,找不到根,覺得大家來此只是為了社交,唯一共同點只是大家都來自台灣。

走出迷惑 接受兩種身分

他開始思考,是否應該接受自己原本的樣子,而不是以來自哪裡進行身分定位。這樣一想,心中的身分認同沉重感一下子沒了,不再強迫去做和自己不搭的事,如裝成台灣人和朋友說蹩腳的國語,或裝成加拿大人去看冰球。

不再強迫自己非接受哪個純粹的身分後,他開始接受自己的兩種身分和兩種文化,自此人也變得輕鬆起來。2014年夏天,他隨家人回台北探親,參加了親戚的兩場婚禮,和親人用國語交談,雖仍有些磕碰和緊張,也算過關。

期間,他得知有加拿大華人朋友也在台北,於是約出來見面。見面後,一群同樣擁有兩種身分、兩種文化的年輕人,一起在沙灘休閒放鬆,一起逛夜市吃小吃,一起在空曠的街道上騎腳踏車。「終於能夠做這些事,感覺夢想終於實現。」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