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彰投

友善農業生生不息 返鄉青農守護大地

返鄉青農謝鎮鴻(左)、陳窈綾(右)夫婦4年前投入農業時就決定「無毒一身輕」,要使自己每天健康快樂,更要讓消費者購買紅龍果、鳳梨時能吃得安心。(記者黃淑貞/攝影)
返鄉青農謝鎮鴻(左)、陳窈綾(右)夫婦4年前投入農業時就決定「無毒一身輕」,要使自己每天健康快樂,更要讓消費者購買紅龍果、鳳梨時能吃得安心。(記者黃淑貞/攝影)

文/記者林萌騫
「回來後看到很多農友都噴灑農藥,身體不健康」,返鄉青農謝鎮鴻、陳窈綾夫婦4年前投入農業時就決定「無毒一身輕」,要使自己每天健康快樂,更要讓消費者吃得安心。

回鄉一開始,他們跟長輩的原有觀念有相當的衝突。長輩都從事慣行農法,但是年輕一輩的他們,希望給消費者的,就像給自己兒女吃的一樣,只有「安心健康無毒的」農產品才敢賣給消費者,起心動念就是以「善」作為出發點。

用微生物益菌善待土地

他們堅持使用友善的資材「微生物益菌」,讓土地得到友善的對待,讓土地和他們一樣快樂,農作物的植株獲得健康,生長環境「生生不息」。這就是「我們從農的動力」,謝鎮鴻說。

「用微生物益菌真的很省」,他很納悶為何農友總要用化學肥料去施灑,土壤中的益菌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讓肥分增加、有機質做轉換,而且比慣行農法省很多成本。

謝鎮鴻用好菌去抑制雨水中傳播的壞菌,省下紅龍果的摘花工,而且品質、風味都很好。謝鎮鴻用好菌去抑制雨水中傳播的壞菌,省下紅龍果的摘花工,而且品質、風味都很好。(記者黃淑貞/攝影)

此外,在病蟲害防治上也很有效。他以紅龍果常見的莖腐病為例,用光合菌和大生素加以抑制,效果相當顯著。

今年雨下得很多,紅龍果花苞凋謝後,一般的果農都要動手摘除,預防病菌到果實裡去感染;他則使用微生物益菌和液肥一起配合使用,植株健康了,花苞謝掉後不去摘取也不影響果實,而且品質、風味都很好,在全國評鑑中榮獲亞軍。

用益菌省工省成本

「我很快樂,因為我找到省工的方法。」謝鎮鴻指出,紅龍果的栽培課程都會教摘花的動作,以前,他都是忙完鳳梨田的工作,大約上午10點,天氣正熱的時候趕快跑到紅龍果園去摘花,現在,他的管理方式已省下摘花工,「因為我是用好菌去抑制雨水中傳播的壞菌」。

謝鎮鴻說明光合菌的培養、分離和純化。謝鎮鴻說明光合菌的培養、分離和純化。(記者黃淑貞/攝影)

他曾推薦光合菌和大生素給經營慣行茶園的父親試用。一開始,他爸爸根本不信也不想嘗試,後來經過他媽媽力勸「如果沒有用的話再回來慣行農法就好了」,過年時,他父親勉強用了一次,得到「不錯耶」的反應 ,再用,上癮了,後來就再也不用農藥防治蟲害了。

遇挫折勇往前進

「所有小農的最大困難就是通路問題」,陳窈綾說,從事農業很辛苦,「種的時候靠天吃飯,採收後、銷售時就要靠人吃飯。」

還好,出身空手道國手的她,以前在黃泰吉、廖德蘭教練的指導下,艱苦的訓練過程早就適應了,運動員「永不放棄」的精神也早已銘刻在心靈深處,遇到困難就要不斷勇往前進、向前突破。

她把這種運動員精神用在農業上 ,不管是通路或是人事上的問題,抱著「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決心,想辦法闖過去,因為這條路已經走下去了,只能往前看,沒有退路了。

「只要肯走出去就一定有路」,她堅信。

開發果乾 避免果賤傷農

「市場價格低迷對生產者的傷害很大」,但是在鳳梨產季中還是難免會遇到價格不好的時候,今年的行情曾低到5、6元1斤,稍有瑕疵的甚至只有1元。為了不讓辛苦一年的成果需賤價出售,她就想辦法開發農產加工品,提高附加價值,把好農產應有的價格提升上來。

「果乾的開發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她說,首先是技術方面,開發過程中做壞的鳳梨少說也有幾萬斤,都當鳳梨的肥料去了,回歸大地。溫度和時間的掌控並不容易,「做中學、學中做」,她從不斷嘗試中找出問題所在,足足試了半年才做出滿意的鳳梨果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