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品味生活

城市舊顏新貌共存 郭旭原作品都愛擁抱環境

照片中間的柱子是當初拆牆時,補強結構用,在完工後留了下來。(富藝旅官網)
照片中間的柱子是當初拆牆時,補強結構用,在完工後留了下來。(富藝旅官網)

文/記者謝平平
富邦集團旗下「富藝旅」飯店一開幕就讓許多旅人驚豔,一房難求,負責設計的建築師郭旭原9月8日受臺中市建築經營協會邀請,前往分享多個案例。該會理事長許枝旺表示,郭旭原的思考方向為建築帶來了不同面貌,值得業界學習。


郭旭原於1998年回台開業,作品屢屢得獎,2015年獲頒第14屆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他笑說,因為回台時間較晚,大基地都已經蓋完了,找他設計的案件都是小基地,但透過與環境的對話,這些個案陸續得獎,如:2013年獲得德國IF設計獎的「U-house」基地僅150坪;入圍第二屆台灣住宅建築獎的「台北四季」跨距18公尺,但基地僅100多坪。

「建築可以被閱讀,去傳達城市不一樣的故事。」各種條件不佳的基地,如路衝、西晒、面積狹長等,在郭旭原的手中都能幻化出獨一無二的樣貌,但他常拒絕邀他「只做立面」的建商,「基地的平面就像 一個人的內涵,你了解平面,才有辦法去孕育這個建築。立面只是反映建築裡面的情況。」

許枝旺對於「大直碩」的建築印象深刻,他詢問郭旭原如何靠著想像就知道水池尺寸要多大?

郭旭原回答,除了從未達理想的規劃設計去獲得經驗,其餘還是要靠想像,但他提及3D繪圖已經非常成熟,從說服客戶的利器提升為減少建築師規劃失敗的工具,他也已經開始採用。

現場會員也直接詢問郭旭原,如何銷售獨特的建築?郭旭原回答,「產品有價格,但藝術品很難談價格。」

他表示,自己若有時間,會與銷售人員多溝通建築作品的價值所在;他認為這也是台灣勝出大陸之處,開發量體一次上千戶的大陸很難談到價值,而台灣不管基地大小,都比較願意琢磨環境、空間的設計,是台灣價值所在。

》「富藝旅」創造都更新亮點

富邦集團買下一棟近40年的老宿舍,準備都更的7、8年間,把建築交給郭旭原與黃惠美設計規劃;郭旭原僅清洗、修補洗石子外牆、調整窗戶尺寸,並打開一樓空間,增加穿透性;舊時光的鐵窗成了今日的圍牆,透過上下交錯的空間,讓原無表情的光線讓老屋產生了新味,種種驚喜讓「富藝旅(Folio Daan Taipei)」瞬間成為住宿熱點。

郭旭原認為,新舊相陳是台北現況,無需閃躲,飯店外隨處可見的綠鐵皮、黃色招牌、植物的顏色,他隨手安排成飯店地板磁磚、牆面的配色,裡外相應合。

當台灣建築已經面臨到房屋去留的年限,要拆要留?郭旭原強調,老屋該拆還得拆,「你要先衡量得花多少代價?用什麼方式保留?保留下來能否再度創造價值?」但他認為,都更不是剷除式,而是像新陳代謝的作法,逐漸轉換成另一種市容。

》對年輕建築師的勉勵

台灣文化背景複雜,移植的建築形式經常令人詬病,近來經常有人質疑什麼是「台灣厝」?郭旭原認為,建築師應該在困境中找到著力點,並對環境與都市有所主張,擺脫各種主義的形式枷鎖。

「我最近在思考,以台灣的地理特性,很適合做外牆多孔隙的建築,讓風可以穿過去。」目前臺北已經有新案正在實現他的理想,梯廳規劃為半戶外形式,「因為我發現很多大廳還是會開窗戶,節省空調。」

認真思考建築與人的關係,郭旭原認為節省能源應從物理性開始,不要倚靠設備節省能源。郭旭原希望年輕建築師不要只順應潮流設計,「唯一的路是堅持自己覺得好的,樹立起個人品牌;過程中經過調整,一定會成功。」◇

「富藝旅」頂樓天井樣貌「富藝旅」頂樓天井樣貌(來源:富藝旅官網)


照片中間的柱子是當初拆牆時,補強結構用,在完工後留了下來。照片中間的柱子是當初拆牆時,補強結構用,在完工後留了下來。(來源:富藝旅官網)

臺中市建築經營協會9月大師講座邀請建築師郭旭原(右三)演講。臺中市建築經營協會9月大師講座邀請建築師郭旭原(右三)演講。左起傅枝火、協會副理事長梁信雄、協會理事長許枝旺,右起輔導理事長劉明宗、創會理事長紀吉川。(記者謝平平/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