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品味生活

婚姻代溝

文/雨田
親情的代溝來自不同年齡層與不同思維造成溝通上的障礙,最近從社大同學口中發現三代人對婚姻觀念居然有著截然不同的論點。

大哥說起他那個年代的戀情彷彿有些遺憾,他說:「跟我家那口子戀愛了好幾年,但是從沒有牽過手,更別說什麼親密的接觸了;每次見面談話就臉紅害羞、心跳加速,彼此談話也只是簡單聊數語。從確定戀愛關係到結婚時間不短,這段期間除寫信、收信的期待和盼望外,沒有品嘗到戀愛的甜蜜。」

相較之下譚爺爺的媒妁之言,對現代年輕人來說更是天方夜譚。多麼令人無法想像,不到一個世紀婚姻進行的變化真是巨大。譚爺爺笑說那個年代的穿著是如此含蓄保守,男女都是裹在質樸的粗布衣裳裡,哪裏像現在新潮的流行風。如今人類真是變化太大了,走在大街上,目之所及,美女成群,許多學生與青年已經開始當街「傷風敗俗」了。聽到這裡同學們不由得大笑了。

黃老師則分享她剛進門的媳婦對賓客紅包上「夫唱婦隨」的評語,說是不合時代潮流了,這個詞原來指妻子對丈夫的順從,但正面的意義則是祈望夫妻和好相處。中年人在紅包袋上的書寫原是善意的祝賀,不料卻無法得到新人的認同。就像現在年輕人不說「男女平等」偏要說「女男平等」,難道真正的平等是用口號喊出來的嗎?難道刻意用力在文字表面爭論高下真的就有助增進夫妻感情嗎?

隨著年紀增長,如何看待兒孫輩的感情模式還得慢慢調整。陳姐當了婆婆以後也學習改變從前對孩子每天的電話關心,她壓抑住對兒子過敏體質的擔心,想念孩子怎樣吃?怎樣住?怎樣工作?怎樣生活?

但她老公會提醒她:兒子好比一件寶,以前是自己的,想怎樣就可怎樣;現在他結婚了,好比將寶交給了他老婆,就不再是自己的了,想怎樣要先考慮媳婦的感受。只要他們過得幸福就不要過多地干涉,在他們需要時提供幫助就行了。當我們不再是孩子婚姻觀的主角之一時,就要學習退出年輕人的生活重心,好好規劃自己的老年生活。

現代女性對男性大聲疾呼新三從四得:「出門要跟從,命令要服從,錯了要盲從;化妝要等得,生日要記得,花錢要捨得,打罵要忍得。」然而依然無法遏止逐年攀升的離婚率。以前的婚姻是傳宗接代、孝順長輩為主,如今則只重視兩情相悅;在過多的強調自我情況下只有激化彼此的對立。

夫妻靠的是緣分的牽引,婚前的百般討好和海誓山盟都只是婚姻的前奏曲,重要的是婚後雙方的共同經營——相互信任、互相理解、互相包容與尊重,只有彼此惜緣才能在光陰的考驗下、柴、米、油、鹽的折磨後,在犧牲奉獻與感恩中迎向白首偕老。兩代人觀念的逐步修正和充分同理,才能避免婆媳的摩擦和代溝。

幸福婚姻有著太多風雨和學問,也許就像蔣勳《石頭記》所說的:「一切人世的繁華幻滅不過是洪荒中一顆飽歷滄桑的頑石。」滄桑無可避免,如何消弭代溝、跨越代溝是人際關係新的課程,相信每個人都有必要從婚姻中修出一份豁達,才能給自己的人生交出一張及格的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