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醫療新聞

中藥川芎

中藥川芎。(123RF)
中藥川芎。(123RF)

文/胡乃文(台北上海同德堂醫師)
四物湯的藥味組成當中,一個重要藥物,芎藭,它被稱之為「能行血中之氣」,而且,「補血藥中,必須和行氣之品同行。」 

芎藭有很多的名字,例如《名醫別錄》叫它為「胡藭」、「香果」;《本草綱目》稱它為「川芎」、「山鞠窮。」 

芎藭,為什麼被叫作「芎」呢?那得從中藥的命名說起。中藥可以由它的長相、嗅味、產地、顏色、用途、生產季節等等來命名。 

川芎看來像頭腦 

芎藭的幾個名字由來是:它的長相和治療作用。它長得類似人頭的穹窿(只要找個解剖圖看一看那「腦穹窿」的形狀,就知道了),而且它專門用以治療頭腦的病情(中醫有比類象形的想法,既然長得像頭腦,就可以治療頭腦的病情),故稱之為「芎藭。」可它還有一個名字叫「馬銜芎」,那是因為它的根節,狀如馬銜,所以叫作「馬銜芎。」另外,後世也有因為它的形狀如雀腦,也叫作「雀腦芎。」 

芎藭,除了因為它的長相被叫出了各種名稱,一般中醫師在開處方時,常會使用它的出產地名字。生產於胡戎之地的,屬於品質較好的芎藭,就稱之為「胡芎」;出於關中的,呼為「京芎」,亦曰「西芎」,在關中產的呈塊狀又質地重實,如果長相像雀腦,是上等貨色,最有力,是「雀腦芎」;出於蜀中的,為「川芎」;出於天台者,為「台芎」;出於江南的,為「撫芎。」處方中最常用的就是「川芎。」 

《金光明經》稱它為「莫迦」;還有,在《左傳》中,它被稱之為「山鞠窮。」 

越鞠丸中有川芎 

朱丹溪,金元四大家之一,有個用以統治「六鬱」的處方,名字叫作「越鞠丸。」越鞠丸的藥物組成是,梔子、芎藭、香附、蒼朮、神麴。就是因為梔子的另一個名字是「越桃」,而芎藭被稱為「山鞠窮」,這個統治六鬱之方就被取名為「越鞠丸」了。不過,有學者如吳鶴皋,認為,它是因為有「發越鞠鬱」作用,才叫作「越鞠」的。一個「越鞠」就包含了兩個意思,中國文字真是蠻有趣的。 

芎藭的葉子,也是一味藥物,叫作「蘼蕪」;它也可以用作青菜。四、五月生長葉子,葉長得像水芹而有稍微細窄有丫叉,像胡荽葉而微壯,也像蛇床葉而較粗,叢生,而且莖細;葉有很重的香氣,江東、蜀人採它的葉子當作茶飲。《救荒本草》說,它的嫩葉可以炸食,有點像日本「天婦羅」的吃法。 

李時珍說,在較寒的蜀(四川)地,人們在園子裡栽種芎藭,深秋了莖葉仍不萎。清明之後,那些留在地裡的宿根開始生苗;此時將它的枝分而橫埋於土中,每一節就都會生根。到了八月,根下開始結芎;這時可挖掘出來,經過蒸曝的手續,即可到藥市販賣了。 

《神農本草經》云,川芎治療「中風入腦頭痛,寒痺筋攣緩急,金瘡,婦人血閉無子。」是個治療風進入頭腦所致的頭痛,還有因為寒所致的痺痛和抽筋;治療刀劍傷和瘡;另外,血液循環不良所致的婦科病情也可以治療。《大明本草》云,川芎治療「一切風,一切氣,一切勞損,一切血。」又能「補五勞,壯筋骨,調眾脈,破癥結宿血,養新血」,治療「吐血鼻血溺血,腦癰發背,瘰癭贅,痔瘡疥,長肉排膿,消瘀血。」 

後世醫者運用它,治療頭面的風,例如寇宗奭說的「今人用此最多,頭面風不可缺也。」可是必須用其他藥物輔佐應用。川芎行氣行血,張元素認為,「川芎上行頭目,下行血海,故『清神』及『四物湯』皆用之。」川芎用來治療頭痛,就是因為它「能散肝經之風,治少陽厥陰經頭痛,及血虛頭痛之聖藥也。其用有四︰為少陽引經,一也;諸經頭痛,二也;助清陽之氣,三也;去溼氣在頭,四也。」一個非常有名的治療頭痛處方,叫作「川芎茶調散」,就是運用了不同經絡的引經藥,達到治整個頭各處痛的療效。於是,李杲所說「頭痛必用川芎。如不愈,加各引經藥︰太陽羌活,陽明白芷,少陽柴胡,太陰蒼朮,厥陰吳茱萸,少陰細辛。」就很容易理解,它每個不同的經絡,使用了不同經絡的引經藥。 

川芎單服不可久 

雖然川芎治頭痛病有效,可是,若想將它當作長期用藥,可就得小心了。它不可以多用、也不能長期單獨使用。寇宗奭曾引一則沈括的《筆談》故事,說有個人曾經長期服用芎,醫鄭叔熊見到說,芎不可久服,多令人暴死。後來這個人果然無疾而死。還有一個女子,「病腦風,服芎甚久,一旦暴亡。」都說明了,川芎不是個單獨常有之藥。它單服久了,會令人「走散真氣。」如果和其他藥物同用、又不久服,病好了就停止使用,便無大礙。 

數年前,有一位中醫師自己在長期服用了「科學中藥龍膽瀉肝湯」之後,得了「腎衰竭」病,其實也是因為長期服用一個藥方或一個藥所致,不能責怪藥物會損傷人體,應該責怪的是藥物的「單服、久服」問題。龍膽瀉肝湯的組成之中,有一味木通,現代人的科學檢驗云「關木通含馬兜鈴酸」,蓋馬兜鈴酸能導致腎衰竭。選用藥物必須確實,寧缺勿濫,便可以躲過災害。有一味「馬兜鈴」的藥物,在治療咳嗽方面,有個「補肺阿膠散」的,它組成中就含有馬兜鈴,既然它含有「馬兜鈴酸」,可古中醫藥書中未見此藥方導致腎衰竭的;可能是因為咳嗽治好了,就不會再用它。現代人們相信現代的科學儀器和科學數據,導致很多有用的、效果很好的藥物藥方被擱置不用了,真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所以,看看李時珍說的︰「五味入胃,各歸其本臟。久服則增氣偏勝,必有偏絕,故有暴夭之患。若藥具五味,備四氣,君臣佐使配合得宜,豈有此害哉?如芎,肝經藥也。若單服既久,則⋯⋯豈不夭亡?故醫者貴在格物也。」所有的藥物都是這樣,之所以成為藥物,就是它有偏性,偏於某個性質就會讓其人的體質改變,就可能造成「偏絕」,那麼就可能成為禍患。所有的醫者都應該懂得這種中國古人所說的科學研究方法--「格物」的真義。 

川芎必須用其他藥物輔佐應用,請先請教自己的中醫師做個參考,不要濫用藥物。(123RF)川芎必須用其他藥物輔佐應用,請先請教自己的中醫師做個參考,不要濫用藥物。(123RF)

茲選出古籍記載的幾個容易使用而且屬於外用的川芎處方,以饗讀者;不過,在使用之前,還是請教自己的中醫師做個參考,不要濫用藥物。《全幼心鑒》,治「小兒腦熱」有喜好閉目的症狀,或兼有太陽經(頭、頸項、背部)痛,或兼有目赤腫的現象,都可用川芎、薄荷、朴硝各二錢,研成細末,用少許吹入鼻中。《廣濟方》治「齒敗口臭,水煎芎,含之。《本事方》治「牙齒疼痛︰大川芎一個,入舊糟內藏一(個)月,取(出)焙(乾),入細辛同研末,揩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