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醫療新聞

睡眠中斷干擾 易有憂鬱躁鬱

睡眠困擾是多數人都曾面臨的問題,建議民眾先了解自己睡不好的原因,再透過適當的解決方法移除干擾因素。( 123RF)
睡眠困擾是多數人都曾面臨的問題,建議民眾先了解自己睡不好的原因,再透過適當的解決方法移除干擾因素。( 123RF)

文/記者施芝吟
晚上睡覺時可以一覺到天亮?還是經常睡眠中斷?根據英國研究發現,睡眠經常受到干擾、晝夜節律紊亂的人較容易出現情緒問題、憂鬱和躁鬱症。

該研究由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研究者主持,以「英國生物樣本庫」的數據進行分析,從2006年起超過50萬名介於37到73歲民眾的健康數據和資料,篩選出9萬1,105名參與者。

研究:睡不安穩潛藏情緒風險

參與者於2013年至2015年間配戴腕式活動追踪器一週,透過每秒3個面向測量100個運動數據點,來比較參與者每天最活躍的10個小時與最不活躍的5個小時,了解其休息和活動變化的相對幅度。

研究發現,相對幅度得分較高者白天活躍、晚上睡得好較為健康;相對幅度得分較低者睡不安穩、夜間起身、白天較不活躍。相對幅度較低的人心理健康狀況較差,且相對幅度降低時,憂鬱症和躁鬱症的風險分別增加了6%和11%。

研究也發現,相對幅度從低組移向更低組增加了9%孤獨感,且隨著幅度的減少,反應時間、快樂程度和對健康的滿意度也隨之降低。

採用光照法調整褪黑激素

樂群診所院長范樂群表示,凌晨2點到4點為壓力荷爾蒙最低、最易入睡的時期,民眾若因為輪班、熬夜,造成生理時鐘遞延,睡覺時間仍處於亢奮期,使生活作息紊亂連帶造成免疫力下降、正腎上腺素及血清素分泌異常、荷爾蒙影響自律神經無法放鬆,進而可能產生焦慮、憂鬱、恐慌等疾病。

他說,多數人面臨睡眠問題,會選擇喝點小酒、食用保健品來調整,但效果有限,最根本有效的方式需回歸自然,透過光照時間調整生理節律與褪黑激素,自然睡眠品質就會好。若是上夜班的民眾,下班時可戴上墨鏡,避免陽光直接照射或透過視叉上核影響松果體分泌褪黑激素,若是因壓力影響睡眠者,可透過運動和其他方式調整,如果方法都沒有效,建議直接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漸進式調整 移除干擾因素

研究發現,睡不安穩、夜間起身白天較不活躍者心理健康狀況較差,且罹患憂鬱症和躁鬱症的風險增加。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睡眠困擾是多數人都曾面臨的問題,建議民眾先了解自己睡不好的原因,再透過適當的解決方法移除干擾因素。

她也呼籲,身旁有長期睡眠困擾的親友,避免先入為主的在旁一直嘮叨、要對方去睡覺,應先觀察其睡眠狀況,再配合其需要給予協助,例如對方是因為燈光而睡不好,就不要在旁看電視或開燈看書;若是怕聲音,就不要睡覺時聽音樂。很多理論妙方可改善睡眠狀況,但對別人有效不見得對自己有效。民眾應避免一次做很多改變,反造成壓力;建議可每次嘗試一兩種,透過漸進式的調整,找出讓自己睡得安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