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美祭第二波重稅 鄧振中:台商應調整布局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政務委員鄧振中。圖為資料照。(記者陳柏州/攝影)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政務委員鄧振中。圖為資料照。(記者陳柏州/攝影)

【記者郭曜榮/台北報導】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宣布將於23日起,對價值160億美元的陸貨課徵25%關稅,這是美方繼日前對340億美元徵稅後,祭出的第二波清單,涵蓋279項產品。

美方指279項產品包括中國大陸的電子產品、塑膠、化學製品與鐵路設備等,USTR認為這些產品受惠於「中國製造2025」計畫。此外,中國的半導體產品也在這波清單之列,外界憂心台商恐受影響。

對此,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政務委員鄧振中7日出席台亞基金會揭牌儀式受訪時表示,到目前為止,(貿易戰)對台灣的影響不是很大,但政府總是告訴企業界,要小心地因應局勢,過去的交易型態與布局,可能都要考慮做適當的調整。

「台商移往東南亞或移往美國,都是應該要去考慮的事情。」鄧振中說。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則認為,中美貿易摩擦,未來一定會紛爭不斷,「兩隻大象打仗,台灣會受傷」,短期內台商必須想辦法,從中國大陸移轉到全球布局的基地,例如墨西哥或東南亞,若有台商願意回流台灣,政府也要有因應措施,「不要金融投資,要實體投資、創造就業」

他提到,台商全球布局可到美國,畢竟美國是新經濟的源頭,包括大數據與物聯網的運用,主導全球經濟,若能把新科技、新的商業模式帶回台灣,讓台灣能繼續領先東南亞與中國大陸,經濟就比較沒問題。

此外,台灣也要想辦法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王健全說,「打群架才不會被邊緣化」,台灣若能加入區域自由貿易協定,關稅減少,出口會更有競爭力。

最後則是台灣要「擴大內需」,王健全表示,未來貿易戰如果擴大,預計對全世界GDP影響1個百分點,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介入較深,因此影響會比全世界更大,尤其台灣是出口導向的經濟體,「如果出口下滑,內需很重要,要保持溫度」。例如觀光業擴大附加價值、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提高執行率等,「內需有溫度,就不怕出口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