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儒鴻2年前南向 營收大幅成長逾16%

紡織股王儒鴻董事長洪鎮海(左)。圖為資料照。(中央社)
紡織股王儒鴻董事長洪鎮海(左)。圖為資料照。(中央社)

【記者郭曜榮/綜合報導】美中貿易戰方興未艾,不少在中國大陸的台商紛紛調整布局,把產能轉往台灣或東南亞。台股紡織股王儒鴻早在2016年底就撤出中國大陸,轉往越南、柬埔寨,得以避開這波貿易戰,今年前10月的營收成長超過16%。

儒鴻專注於製造高端布料,並為全球知名品牌代工機能服飾,包括Nike、Adidas、Under Armour、Lululemon、Polo Ralph Lauren、Victoria's Secrets、JC Penney、Kohl's和Target等零售商。

由於中國大陸人力成本不斷提高,該公司在2016年12月決定關閉在對岸的唯一一座成衣廠,從2017年起,旗下12座成衣廠退出兩岸市場,轉往東南亞市場。儒鴻副總羅仁傑近期接受《日經亞洲評論》專訪時表示,「我們接獲許多尋找替代方案的客戶要求,從中國轉為多元產地」,他說,這個效應將為明年營運做出貢獻。

報導指出,儒鴻當初的決定似乎是個明智的選擇,該公司2年前把生產基地轉向越南與柬埔寨,避開了世界兩大主要經濟體之間的貿易衝突,不像原先在中國大陸的競爭對手申洲國際那樣容易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

羅仁傑透露,2年前就注意到中國大陸的投資環境急遽惡化,招工不易、人才流動率高,當時中國的工資是越南的兩倍,相比之下越南的生產效率更好,「把生產線移出中國是紡織業的一大趨勢」。包括成衣大廠聚陽、球鞋代工廠寶成和豐泰均調降在中國大陸的生產占比。

儒鴻董事長洪鎮海則指出,今年1至10月,公司營收成長超過16%,達到新台幣227.2億元,明年表現也將穩健成長,未來3年內將繼續擴大生產腳步,足跡遍及中國大陸以外的市場。不過,他也擔心目前的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將使得全球總體經濟前景和明年的需求變得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