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育 教育園地

【成語典故】刻鵠類鶩 畫虎類犬

文/杜若
馬援,東漢開國功臣之一。「窮當益堅」、「老當益壯」、「馬革裹屍」這幾句成語,就是出自於這位漢朝將軍。時光雖已遠去,成語字面透露的英雄氣概,至今沒有消散。

除了這三個成語,還有二個有趣的成語「刻鵠類鶩、畫虎類狗(犬)」也和馬援有關。

這件事要從馬援的二哥馬余說起,馬余原本在揚州做官,不幸死於任上,留下二個年幼的孩子馬嚴和馬敦。一年以後,二個孩子的母親也去世了,他們成了孤兒。馬援表兄曹貢當時擔任梧安侯的相臣,就收養馬嚴兄弟。

漢光武帝建武四年(公元28年 ),馬援隨劉秀東征,路過梧安,就將馬嚴兄弟帶回洛陽,替死去的二哥撫養這兩個孩子。因年代久遠,缺少文集記載,我們很難知道馬援教育兄子的故事細節。但在《後漢書》記載著,馬援率軍遠征交趾(今越南)期間,依然牽掛著姪兒。由於馬嚴和馬敦喜歡譏諷、議論別人,喜歡結交遊俠。馬援不遠千里傳寄誡子書,殷切地教導他們,要去掉議論、譏諷他人的不良習慣。

在這封家書裡,馬援這樣說道:「我希望我的二個姪兒,在聽到別人的過失時,就像聽到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聽,但嘴裡不能亂講。喜歡議論別人的長短是非;妄加揣測,肆意譏諷朝廷正常的法治,這些都是我深深厭惡的。我寧可死,也不希望聽到我的子孫有這樣的言行。你們知道,我非常厭惡這些行為,所以一再告誡你們,就像女兒在出嫁之前,父母一再重申告誡,就是希望你們不要忘記。」

馬援在家書中還提到兩個人,一個是龍伯高,一個是杜季良。龍伯高是當時的賢者,名望很高。馬援希望姪兒向龍伯高學習,他說:「龍伯高敦厚謹慎,從來不說惡語。為人謙遜節儉,廉潔奉公又不失威嚴。我愛戴他,敬重他,希望姪兒們能夠仿效他。」

杜季良是馬援的友人,性格豪爽,憂人之憂,樂人之樂。所以他的身邊匯集很多人,與什麼人都合得來。

在馬援眼中,杜季良是一個行俠仗義的豪俠,能把別人的憂愁當作自己的憂愁,把別人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無論好人、壞人他都結交,沒有清濁之分。儘管馬援也很愛戴他、敬重他,但是他不希望姪兒向杜季良學習。

他解釋說:「仿效龍伯高,哪怕不成功,終究還可以成為謹慎謙遜的人。正所謂:雕不成天鵝,還可以雕成像隻野鴨。如果仿效杜季良,一旦不成功,就會成為輕薄的紈絝子弟。正所謂:畫虎不成,反而像狗。」

這段故事後來演變為成語「刻鵠類鶩、畫虎類狗(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