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公民參與還地於河 找回河川生命力

【記者陳志達/台中報導】「白天乾淨明亮,夜晚浪漫夢幻」,這可說是時下台灣都會城市的河川所背負的市民期盼,無論是高雄的愛河、台中市的柳川、綠川都是如此。嘩啦嘩啦的水流聲,低吟的不只是河川生命力,同時也展現參與過程付出心力眾人的胸懷。

對於都市河川的水環境改善,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副教授廖桂賢發表許多深入的見解,她主張採「生態復育」的方式,還地於河,以恢復河川生命力。2005年韓國首爾清溪川上游的「硬河道」設計,早已不是我們要的「前瞻」計畫,新加坡碧山—宏茂橋公園(Bishan-Ang Mo Kio Park)加冷河(Kallang River)的「自然化」復育,才是兼具綠意、防災、親水空間的學習範例。

河川生態教育不只是知道有哪些動植物,更應該要學習人與河川的互動關係。廖桂賢建議水環境改善計畫必須納入「參與式設計規劃」的機制,公部門和設計單位讓有利害相關的民眾、在地組織、相關專業的公民團體,在規劃設計階段就參與其中,雖然公民參與需要花更長的時間,但是在各方相互理解,充分溝通所完成的計畫,更能夠獲得長久的認同與支持。

她期許未來台灣民眾能真正接受「韌性城市」的概念,從「不讓水淹」走向「不怕水淹」,容許受限的都市空間承納短期洪水,接受河川在預想範圍內氾濫、侵蝕、堆積的自然樣貌,這樣還地於河養成的自然河川,展現的生命力將會回饋給城市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