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歷史文化

越南、韓國 怎麼過中國新年?

越南街上傳統年節氣氛。(Getty Images)
越南街上傳統年節氣氛。(Getty Images)

文/楊子樊
您知道嗎?在越南人們也過黃曆新年!中華歷史文化源遠流長5千載,其中黃曆新年是華人社會最為重視的傳統節日之一,這個節日除了在大中華地區發揚光大,也傳至東亞周邊許多地區,例如:日本、琉球、越南、朝鮮半島等地。

越南歷史悠久,從出土文物資料顯示,早在舊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此活動。而當地的神話傳說中也提到,4千年前已出現最早王朝――鴻龐氏。自西元前3世紀開始到10世紀,中國文化大量輸入,10世紀之後為獨立時期,是中原王朝的朝貢國,其文化融合了儒、佛、道三教,更是漢字文化圈的一支,15世紀初也一度被明朝所占領,19世紀初始稱「越南」。19世紀中晚期,成為法國的殖民地,經歷過法國數十年的殖民統治。1945年赤化後,90年代政府推動改革開放,才又與世界各國逐漸接上軌道。

在中華文化的薰陶下,越南許多節日、習俗都與大中華地區相通,以新年來說,正月初一同樣是越南的黃曆新年,越南語稱之Nông lịch tân niên,這一天是越南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元旦節(越南語:Tết Nguyên Đán),從臘月23日的灶王節起算,傳統的新年氣氛會一直延續至正月十五元宵節為止。隨著新年腳步接近,在越南的胡志明市街頭,可以看到許多小販,開始擺出年節氣氛濃厚的商品,例如春聯、應景盆栽等。

胡志明市街道裝飾。(維基百科)胡志明市街道裝飾。(維基百科)

◎臘月廿三 送神日

越南和中國一樣,也有「送神日」的習俗,稱之「灶君節」(Ông Táo chầu trời)。根據越南的民間傳說,同樣也流傳臘月廿三這天,各路神仙都會回到天界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這一年的情況,爲了灶王爺可以高抬貴手,所以都要放生鯉魚——灶王爺的坐騎。這天各家會準備飯菜、禮物或燒紙,尤其是畫有紅鯉魚的,恭送灶神上天,祈求幸福平安。

◎迎春納福 貼春聯

越南人傳統的年貨用一句「肥肉醃藠紅對聯,幡杆炮仗綠年粽」便得以體現。買肉過年、餐桌上定會出現醃製的蕎頭,貼春聯、放炮竹同樣也是新年必須的。

傳統上,越南人有席地而坐的風俗,越南人認爲靠近大地可以讓他們去除身上的疾病,所以越南老宿儒會在春節的時候席地而坐彎腰趴下用毛筆寫春聯。

然而,當越南漸漸廢漢字作為官方語言後,現在的市集依然可以看到許多春聯,或用中文與拼音字母,寫下祝福語,貼在門口招來好運氣。

越南老宿儒會在春節的時候席地而坐彎腰趴下用毛筆寫揮春。(維基百科)越南老宿儒會在春節的時候席地而坐彎腰趴下用毛筆寫揮春。(維基百科)

◎過年吃粽 天圓地方

此外,除夕夜,全家團圓吃年夜飯、守歲。特別的是,越南人過年會吃粽子。用芭蕉葉包的四方形大粽子,用草繩綁成「田」字圖案,是過年祭祖用的,約1公斤左右,一般是包括糯米、綠豆仁、胡椒粉及一塊肥滋滋的豬肉等。在中國廣西有一樣的風俗,取自「天圓地方」的傳統中華文化思想,越南人認為,圓形粽子代表天,方形粽子代表地,天地合一,大吉大利。

除夕夜,越南人還有「求祿」的風俗。一般有兩種:一種稱為「采祿」,通常從寺廟祭祖返回時,隨手採摘一根帶有綠葉的樹枝回家,寓意為採集天地神靈賜給的福祿。將樹枝拿回去後,插在家裡的神龕前,直到樹葉枯殘為止。另一種是帶一些果品回來,也稱之為「祿」,可以分發給朋友親戚,看作是在散福。

越南人過年家家包年粽,年粽是越南人過年不可或缺的餐點。(中央社)越南人過年家家包年粽,年粽是越南人過年不可或缺的餐點。(中央社)

◎初一祭祖 買鹽巴

大年初一,要早起祭神祭拜祖先,小孩向長輩拜年,並領取紅包,祝福來年順順利利。越南春節有個習俗叫沖年、沖喜。新的農曆年開始,第一個到自己家拜年的人,將影響家庭新的一年的運勢。

特別的是,越南人有句俗話:「年初買鹽巴,年末買石灰。」大年初一早晨買鹽巴,用新買的鹽巴煮菜,象徵能去除邪惡,好運一整年,也意味這一年生活充滿味道,為家人間感情「放鹽加溫」。店家會把鹽巴包在一個紅色的小袋子代表好運。而年尾買石灰,則代表在舊年結束前消除不好的運氣,迎接新的開始。

◎越南3種年花

在越南人的家中,新年必定會準備3種年花:桃花(或金盞花)、金桔盆景以及「五果盆」。

越南人認為,桃花是辟邪植物,亦爲幸福之象徵。因氣候關係,越南中部以南的地區,春天時期並無桃花盛開,故越南中部以南地區人民會用黃梅花(或金盞花)來代替桃花。

而金桔取自「吉利」之意。「五果盆」是供奉先祖用的,過年期間有的水果都可以使用,取其年年有餘,豐衣足食。

您身邊是否也有越南來的朋友們,一起祝福大家,新年快樂!「Chúc mừng năm mới」、萬事如意「Vạn sự như ý」、恭喜發財「Làm ăn phát tài/ phát đạt」!

韓國新年傳統 米糕片湯

位於朝鮮半島,與中國邊境接壤的韓國,自古以來便與中國關係密切,漢文化深植。因此韓國同樣視新年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新年期間,亦有許多習俗活動。

韓國的新年又稱「元旦」(韓語:원단)或「新元」(韓語:신원)。慶祝活動從除夕一直到元宵。關於韓國的年節傳統,《隋書》、《唐書》中皆有記載,新羅人於正月初一會互相慶賀和拜祭月神和太陽神。一起看看,演變至今日,韓國的年節習俗有哪些?

◎除夕團圓 三十不開門

韓國人有所謂「三十不開門」之習俗,承襲傳統文化,重視孝道的韓國,講究除夕夜,家人團圓,因此當天所有店鋪都會從除夕當天開始休息。

 回到家中,媳婦要開始親手準備年夜飯,祭祀祖先。韓國很講究年夜飯,準備的一律為傳統飲食,諸如「五穀飯」,即雲豆、大豆、小豆、黑豆和大米混合做成的米飯。另外還要做「打糕」,包韓式饅頭。主菜除銅板烤肉外,還要擺上10幾種山野菜或泡菜。

 ◎初一吃米糕片湯 迎接光明

大年初一,即歲首,新的一年開始,這日人們都要穿上傳統韓服,謹言慎行,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此又稱之「慎日」(신일)。早上,家中會舉行鄭重而莊嚴的「祭禮和歲拜」。祭拜同樣也很講究,由長子領著家中成員進行儀式,祈求全家平安健康。

祭祀結束後,才能吃第一餐——米糕片湯。因韓國人崇尚太陽,因此早晨吃白色的小圓狀打糕――米糕片湯,代表迎接太陽的光明。

初一這天,晚輩們也要給長輩拜年,領取壓歲錢,新年期間多說吉祥話,稱「德談」(덕담),也會互贈禮物,例如:牛肉、黃花魚、韓國傳統糕點等,放進盒子裡,用四方形的粉色褓包紮。

韓國長輩在小孩拜年後給予壓歲錢。(維基百科)韓國長輩在小孩拜年後給予壓歲錢。(維基百科)

◎驅逐夜光鬼

國民間相傳,初一會有夜光鬼到來人間,偷穿別人的鞋子,一旦合腳就會帶走,而鞋子被拿走的人,一整年都會走霉運。因此,為了防止鞋子被偷,這天小孩在家裡也要穿著鞋子,睡覺時則把鞋子收好。

親人團聚的新年中,一家人喜歡湊在一起玩桌上遊戲:柶戲、升官圖、花鬥、鬥牋、擲錢等,也會到戶外跳板舞戲、踢毽子、投壺、放風箏等。

其中,板舞戲傳統上是女性的活動,放風箏則代表送走災厄的意義,在風箏寫上「送厄」或「送厄迎福」等字樣,放上天後要把風箏線割斷,寓意災厄隨風而去。◇

韓國傳統鬥牋遊戲。(維基百科)韓國傳統鬥牋遊戲。(維基百科)
虎鵲圖是韓國常見的歲畫題材。(維基百科)虎鵲圖是韓國常見的歲畫題材。(維基百科)
韓國人玩柶戲。(維基百科)韓國人玩柶戲。(維基百科)
韓國人新年會玩投壺遊戲。(維基百科)韓國人新年會玩投壺遊戲。(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