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人物特寫

石雕記錄鄉土人文 鄭文裕創作撫慰人心

台灣石雕藝術家鄭文裕及其石雕作品櫻花鉤吻鮭《傳承》。(記者廖鳳琳/攝影)
台灣石雕藝術家鄭文裕及其石雕作品櫻花鉤吻鮭《傳承》。(記者廖鳳琳/攝影)

文/記者廖鳳琳
「希望我的作品能夠撫慰人心,帶來希望!」2019年開春之際,石雕藝術家鄭文裕以「守護」為主題的系列作品,在高雄市立文化中心連展10天,許多前來觀展民眾感受到作品散發出的溫暖,這是他踐行創作理念後獲得的共鳴。

作品以《傳承》為名,象徵櫻花鉤吻鮭逆流而上,展現復育成功的生命力。作品以《傳承》為名,象徵櫻花鉤吻鮭逆流而上,展現復育成功的生命力。(鄭文裕提供)

石雕造型藝術,伴隨人類歷史發展源遠流長,精美傳世之作,難以計數。鄭文裕認為,天然石材質樸厚重,種類繁多,可依個人喜好隨物賦形,創作空間大,且能經久保存,這是他選擇石材發揮創意的原因之一。

鄭文裕不是雕刻科班出身,自幼對石頭有種特殊情感,國中一次工藝課,做出平生第一枚木雕圖章,大受老師讚許,使他對雕刻萌生興趣,卻無深入涉獵機會。直到成家後,他轉行從事當時薪資豐厚的運輸業,得以和石頭再續前緣。

為蒐集各類雅石,鄭文裕走遍台灣東、西海岸,藝術細胞似乎也被開啟了,在人生盛年之際,決定放棄高收入,家人亦全力支持,讓他一頭栽入石雕創作領域,成為專業工藝師。

從土法煉鋼、自我摸索,進而參加硯雕研習班,在觀摩實做中學習多年。後來因緣成熟,於2007年師從國際知名玉雕師陳培澤學藝,入門前後7年,鄭文裕開拓了國際視野,2012年成立個人石雕工作室。

鄭文裕表示,陳培澤老師在技法、經驗傳授,如何使用複合媒材、如何突破創作瓶頸等,給予許多啟發,擺脫過去依樣畫葫蘆的制式教學規範,任其自由發揮想像與創意,因此得以將個人理想色彩融入作品,成就了獨特的美學風格。

石雕茶盤系列取黑面琵鷺為題材,意在喚起對濕地生態的重視。石雕茶盤系列取黑面琵鷺為題材,意在喚起對濕地生態的重視。(鄭文裕提供)

真實感情與生活經驗 成為創作泉源

作品由真實感情與生活經驗提煉而成,「我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來自於生活中的真實感悟。」 鄭文裕娓娓道出一段刻骨銘心記憶:「1999年921大地震,家鄉竹山受創嚴重,身為受災戶之一,我慶幸全家人能夠安全逃出,但在災難巨變中,我切身感受到人們尋求心靈安頓的渴望。」

災害現場滿目瘡痍、生死瞬間的場景,引發鄭文裕對土地、環境、生態以及歷史文化等諸多問題的深度思考,這也成為了他日後創作的泉源,鄭文裕將感情具象化呈現出來,在作品裡,可以看到他用心的軌跡。

雕像作品貓頭鷹系列,靈感便源自於921大地震,當地一座超過百年歷史的寺廟受損重建後,某一天突然進駐兩隻貓頭鷹,晝伏夜出,安靜駐守,長達近10年,被民眾視為安撫人心的靈鳥。在西方古老文化和日本民間、台灣原住民圖騰中,貓頭鷹有智慧、學問、吉祥、福氣多種象徵意義,鄭文裕以此做為題材,取《守護》為名,傳遞祈福之意。

台灣石雕藝術家鄭文裕作品-貓頭鷹《守護系列3》。(鄭文裕提供)台灣石雕藝術家鄭文裕作品-貓頭鷹《守護系列3》。(鄭文裕提供)

此外,他刻畫櫻花鉤吻鮭及黑面琵鷺,以記錄台灣在生態環境、物種保育努力的成效。摹刻歷史建物如台中中山公園湖心亭、台南安平古堡,有對在地文化保存的教化意義。

以虔敬之心為神佛塑像或以著名教堂和寺院為創作背景,彰顯人類尋求心靈依託的共通性。鄭文裕多件作品以太陽構圖,用極細緻的手法表現光芒四射之景,把人的思維導向光明與希望。

鄭文裕及其石雕作品《大慈》。鄭文裕及其石雕作品《大慈》。(記者廖鳳琳/攝影)

相由心生 每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

鄭文裕以石材為基體,巧用如樹漆、寶石、螺鈿、金屬粉、不鏽鋼等媒材,為作品增色,其中有許多個人創新技巧,但他自己的體會是,「技法其實並不難,能否作出韻味,達到『神似』境界展現藝術底蘊,難度較高。」長時間在機具切割噪音及粉塵飛揚的環境下,苦中作樂,他深切感受創作本身就是一個修心過程。

「相由心生,創作時的心態會投射或轉化到物件中,當心境平和時,往往會突發新意,帶來變化,石頭好像會引導我進入另一種情境,得到預期之外的效果;如果心浮氣躁的話,絕對做不出好成績。」鄭文裕深有體會地說。

所以多年琢磨下來,鄭文裕覺得最大的收穫,不在於技法刀工的突破,而是心性的提升,鄭文裕感到自己心態變得越趨淡定,他引述北宋文學家范仲淹名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闡述心得,認為凡事順應自然,是天地萬物和平共生的法則,因此可以不計名利得失,為追求完美,自甘於平淡簡樸。

他表示,手作雖然辛苦,但融入個人情感的作品,機器量產無法形塑,別人也難以複製,鄭文裕笑說:「這就好像我的DNA一般,每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

石雕茶盤系列2014年鄭文裕榮獲第19屆大墩美展中工藝類第一名作品《釋放》。石雕茶盤系列2014年鄭文裕榮獲第19屆大墩美展中工藝類第一名作品《釋放》。(鄭文裕提供)
石雕茶盤系列2016年獲第19屆台中大墩美展工藝類第二名作品《心靈的故鄉》,以教堂與陽光構圖,畫面充滿寧靜與光明意涵。石雕茶盤系列2016年獲第19屆台中大墩美展工藝類第二名作品《心靈的故鄉》,以教堂與陽光構圖,畫面充滿寧靜與光明意涵。(鄭文裕提供)

秉持初心 為石雕藝術傾注心力

帶著一家3口遠道而來觀展的張小姐表示,在面對一尊石雕佛像前,內心自然產生靜定肅穆之感,她笑盈盈說,特別喜愛鄭文裕獨具風格的石雕茶盤作品,早已收藏多年。

另一位高齡95歲退休老醫師,用「傳承中華文化 造福後代子孫」兩句簡要話語,向鄭文裕致意,老醫師真誠舉動,帶給鄭文裕莫大鼓舞。

鄭文裕在各地美展中,屢獲佳績。2014、2016年分別以《釋放》、《心靈的故鄉》兩件作品,兩度獲得台中大墩國際美展工藝類第一名和第二名,更激發他鍥而不捨的創作動力。他充滿自信地表示,未來仍將保持初心,為石雕藝術傾注心力。◇

石雕茶盤系列《春之頌》,將台中市標的台中公園湖心亭刻劃入作,立掛可做壁飾,平放桌面兼具茶盤實用功能。石雕茶盤系列《春之頌》,將台中市標的台中公園湖心亭刻劃入作,立掛可做壁飾,平放桌面兼具茶盤實用功能。(鄭文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