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政府補貼觀光業 業者嘆:缺戰略級政策

中共自8月1日起,限縮來台陸客的人數,估至年底減少100萬人,產業損失高達百億元以上。圖為陸客團示意圖。(記者陳柏州/攝影)
中共自8月1日起,限縮來台陸客的人數,估至年底減少100萬人,產業損失高達百億元以上。圖為陸客團示意圖。(記者陳柏州/攝影)

【記者張原彰/台北報導】中共自8月1日起,限縮來台陸客的人數,估至年底減少100萬人,產業損失高達百億元以上。旅遊業者、台北城市科技大學觀光事業系助理教授李奇嶽8日表示,在改善台灣觀光發展的環境上,台灣缺乏國家級的戰略政策,政府政策趨向保守,產業政策應該轉向。

李奇嶽表示,旅遊業是最脆弱的行業,而各國政府在遇到天災人禍或不可抗力的因素時,常使用獎勵補助的方式來刺激市場。而回到基本面,台灣的大環境的不佳,國旅的內需基本盤支撐力不足,且外國旅客成長緩慢,加上入境後多留在台北附近停留,觀光業的營運自然表現不佳。

李奇嶽表示,台灣需改善自我體質的根本問題,台灣出國旅行人次屢創新高,導致在觀光產業上處於出超。但台灣的觀光缺乏國家級的戰略政策,政府對於能賺取外匯的入境旅遊市場,態度保守且投入的資源不足,而在南向政策部分,對東南亞人士來台簽證的寬鬆政策同樣過於保守。

李奇嶽表示,由觀光業的牽頭產業、旅行社的營業業態中發現,台灣近3000家旅行社,有九成經營台灣人出國,而從事入境市場的旅行社大約僅占一成。他認為,產業政策應轉為鼓勵從事入境旅遊市場。

李奇嶽表示,在整體觀光產業結構的改變上,台灣可以比照日本訂定觀光立國政策,訂定觀光基本法,以日本發展入境的幅度目標,在2010年到2019年的十年間,入境日本旅客從2010年的1000萬人次成長到今年2019年可突破3500萬人,對比台灣設定到2030年、達到2000萬人次,顯得企圖心太低。

李奇嶽表示,政府也應投入資源協助觀光產業升級,設立國家級的觀光人才研訓中心,且將觀光局位階提升至觀光部,提供更多的人力與預算,面向全世界爭取客源,並請民航局在二線機場開放天空,讓各國航班能便利申請航線航權,建設港口設施爭取國際郵輪泊岸台灣。

李奇嶽表示,觀光業是不會出走的產業,是能為台灣創造外匯收入的產業,也是世界各先進國家在製造業外移後主力發展的產業,觀光業應該是台灣的明星產業,不應該像現在被大家稱呼為「觀光慘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