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 中國鏡

雙11狂買後 廢棄包裝成災

「雙11」網購後的快遞包裝廢棄物應由誰來買單?圖為2019年11月11日,江蘇揚州邗江區俞橋郵件處理中心。(大紀元資料室)
「雙11」網購後的快遞包裝廢棄物應由誰來買單?圖為2019年11月11日,江蘇揚州邗江區俞橋郵件處理中心。(大紀元資料室)

【記者李心茹/報導】收到快遞、撕開膠帶、打開紙箱、扔掉裡面的填充物……這樣的動作背後,是目前難以解決的海量快遞包裝垃圾。國際環保組織在中國「雙11」購物節發布了快遞包裝廢棄物報告說,快遞紙箱類包裝廢棄物重複使用率不到5%,包裝垃圾將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去年包裝垃圾達941萬噸

11月11日,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擺脫塑縛」(Break Free From Plastic)與中華環保聯合會聯合發布〈中國快遞包裝廢棄物產生特徵與管理現狀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說,去年中國網購業產生的包裝垃圾已經達到941萬噸,約相當於1.3億個成年人的體重。

〈報告〉說,這些快遞包裝材料的生產、使用和處置過程排放了1,303萬噸二氧化碳,需種植約7.1億棵樹才能中和。

很多電商賣家傾向於用較大的紙箱、快遞袋進行貨物包裝,並在包裹中添加填充材料,如氣泡袋、氣泡柱等,這些材料回收難度大、價值低。商家為確保商品不受損,多會用膠帶進行輔助包裝。一般而言,紙箱類包裹膠帶纏繞量約為1.5~2公尺,過度包裝現象普遍。

綠色和平組織塑膠項目主任唐大旻對德國之聲表示:「快遞包裝垃圾中比較嚴重的是塑膠部分,當前約99%的快遞塑膠包裝未被回收,而是混入生活垃圾,最終被填埋或焚燒。」

過去近20年,網路電商愈加便捷,快遞業務發展迅猛。〈報告〉指出,2000年,中國年人均快遞包裹數量為0.01件,而2018年已增長到36件。與此同時,快遞包裝材料消耗量也從2000年的2萬噸增長到2018年的941萬噸,帶來龐大的資源負擔和環境壓力。

快遞包裝垃圾增量 已占生活垃圾93%

據中國郵政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上半年,全國快遞業務量達220.8億件。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特大城市中,快遞包裝垃圾增量已占生活垃圾增量的93%,部分大型城市則為85%至90%。

去年「雙11」購物節期間,從11月11日至11月18日,郵政局共受理了18.8億個包裹。而隨著快遞業務迅速覆蓋中國廣大的農村地區,包裹數量以及隨之產生的包裝垃圾也將成倍遞增。

包裝廢棄物 重複使用率不到5%

〈報告〉顯示,快遞紙箱類包裝廢棄物重複使用率不到5%,按重量計,約有八成的紙箱被回收,超過一成混入了生活垃圾;塑膠類快遞包裝廢棄物由於回收困難、再生成本高、再生利潤低,按重量算,超過九成的快遞包裝廢塑膠,與生活垃圾一起,最終被焚燒、填埋處理。

根據環保組織的估算,2018年中國快遞廢棄物的填埋和焚燒,社會管理成本接近14億元人民幣。

相關政策缺失 「綠色瘦身」難

「讓快遞包裝真正『瘦身變綠』還存在諸多問題,最突出的一點便是環保材料成本偏高,以致於推進困難。」中國快遞協會相關人士對《工人日報》表示,這成為了快遞行業變革包裝的制約瓶頸。

多位相關企業人士就提到「新型環保材料成本太高」。某快遞企業負責人透露,如今市面上無膠帶紙箱、環保快遞袋的價格差不多是普通紙箱和快遞袋的1.5倍~2倍,濕水牛皮紙膠帶的價格更是接近普通膠帶的5倍。「從長遠的效益和保護環境的立場出發,企業有責任去推動這件事,但是綠色包裝的成本會比一般的包裝高很多,全面普及恐怕還是比較難。」

唐大旻認為,中國當局相關政策法規對於減少過度包裝、提高回收和再利用率等都以倡導為主,缺少強制或激勵性政策,從而造成電商平台、快遞公司包裝綠色化革新動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