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中共越打壓 美國越加碼台灣

【記者李怡欣/台北報導】中共越打壓 美國越加碼

美中台關係相互影響。中共以「一中政策」企圖把台灣邊緣化,美國則在民主價值上緊緊拉住台灣。台灣總統蔡英文2016年上任後,中共一連拔走台灣七個邦交國,連續三年阻止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脅迫國際社會承認一中,矮化台灣主權地位,企圖讓中華民國台灣名稱在世界地圖上消失。

面對中共對台步步進逼,美國也開始加碼台灣。蔡英文今年過境紐約,受到美方高規格接待並高調開放媒體報導;川普上台後已經四度對台軍售,今年美艦8度巡弋台海相較以往更為頻繁。國會方面,接二連三端出友臺法案台灣旅遊法、台北法、亞洲再保證等倡議,上個月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訪台,更是35年來,首度有美國會議員來台參加雙十國慶。

金門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助理教授盧政鋒在「習近平新時代下台美關係與兩岸關係發展」論文中提到,如果2020台灣選舉,蔡英文連任、但反對黨取得地方多數版圖的話,北京更可輕易耕耘島內鄉鎮與偏遠地方,中共透過特定政黨穿透台灣社會手段越來越細膩,給執政黨造成壓力。

盧政鋒表示,中共片面切斷官式往來,圍堵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挖走台灣邦交,製造台灣民心動搖,看似穩定習近平政權,其實是將台灣往外推,甚至推向與美國等理念相近國家有實質合作往來。

美方公開宣佈將會介入台灣大選,理由是北京早已大幅介入台灣大選。美方高舉台灣民主價值模範,「未來,北京若在台灣大選更多干擾介入,華府有心軍售案或由川普在國際場合親自、明確支持台灣的可能不是不存在」。 

非正式外交下的創意台美關係 

台美非正式外交與一中政策下,思考如何增進合作的模式。美國與中華民國在1979年終止外交關係,同年通過「台灣關係法」留下對台關係的灰色詮釋空間彈性;中共擴張霸權破壞國際秩序,美國將中共定為「競爭對手」,聯合民主國家對抗中共極權;另一方面,美國視台灣為「價值理念夥伴」,高舉台灣民主成功故事、華人民主燈塔,印太區域良善力量,積極替台灣爭取國際舞台「刷存在感」。 

美國國防部印太事務助理部長薛瑞福去年在華府智庫談到「印太戰略」表示,透過創意思考與台灣非外交夥伴關係,美台在「良善治理、民主價值、人權與宗教自由」契合價值觀上推動合作。

AIT處長酈英傑也多次強調「現在的美台關係,是40年來最好時刻」,任內提出增進安全、經濟、台灣全球角色、人民關係等「四個增進」;美台在上述面向攜手合作,包括美台超過20場的「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今年3月「印太地區保衛宗教自由公民社會對話」、9月「美台印太區域民主治理諮商」以及10月首屆「太平洋對話」論壇等。

雖然美國在民主自由價值上將台灣視為盟友,但國際政治現實下,短期內美台不可能恢復外交關係。撇開政治考量,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建議,台灣要以數位經濟與美國建立生態系,「美台關係從政治延伸到經濟面」成為永續策略夥伴,台美關係才會更穩固。 

美國有可能甩開「一中政策」嗎?

「台灣旅行法」2018年通過,台美赴訪官員層級仍與過去馬英九時代一樣,停留在「非亞太事務的副助卿」層級未有突破。流線傳媒國際公共事務總監、中華民國前外交官劉仕傑表示,台灣旅行法是「鼓勵」性質,蔡英文7月過境紐約是外交突破,「蔡英文連任可進一步訪問華府,可釋出強烈訊號,但最好在川普通過競選連任之後」,釋出強烈訊號,但不要為了去而去,時機更成熟為宜。 

美國一中政策有無鬆動可能?劉世傑認為,確實台美關係升溫,但不代表美國放棄「一中政策」,也不等於美國承認台灣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不要過於理想主義把希望寄於美國,短期內不可能出現「美台建交」,時機未成熟,那一天或許要等「中國內政出現危機,例如養老金崩潰,或權鬥被政敵拉下」是可能劇本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