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歷史文化

從《傲慢與偏見》談婚姻幸福:運氣或選擇?

《傲慢與偏見 》封面。(維基百科)
《傲慢與偏見 》封面。(維基百科)
文/蘇珊娜‧皮爾斯(SUSANNAH PEARCE) 翻譯/陳遇

長久以來,尋找伴侶一直是一件非常普遍,卻又充滿神祕面紗的事。新婚夫妻總會被問:「你們兩個是怎麼認識的?」看到一對夫妻,有時我們心裡難免暗自驚訝,「他們究竟是怎麼在一起的呀?」

尋找婚姻幸福幾乎已成為一項產業了。反觀珍‧奧斯汀的巔峰之作《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把它當成小說的核心主題,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故事開頭,奧斯汀就安排了一段女主角伊麗莎白‧班奈特和好友夏洛特‧盧卡斯的對話。夏洛特說:「婚姻幸福完全是運氣……最好少知道妳未來伴侶的缺點。」

說巧不巧,夏洛特最後共度一生的伴侶就是書中最荒謬、無知又自我中心的角色:柯林斯先生。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要同情她,還是認為這其實最適合她。

婚姻幸福可遇不可求?

我會說,對……也不對。

在遇上婚姻對象,並互相產生情感連結的過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靠命運的安排。不過一個明智的人卻可以做很多事,來減少婚姻衝突的發生。最重要的莫過於選擇一位品格高尚的人。

這正是英國攝政時代(西元1811~1820年間)年輕女性們唯一能做的。《傲慢與偏見》的情節與主題,主要集中在嫁給好的婚姻對象上。全書開門見山地闡明這一點:「一名擁有財產的單身漢,一定會想要一位妻子,這是公認的事實。」

眼看5個女兒都成年了,加上自家財產即將過繼給遠房的男性親戚,班奈特太太急著想把女兒嫁出的煩惱是可以理解的。不過她的期待也很高,因為她的女兒都是公認的美人,而她自己也是靠漂亮的外表嫁入更好的家庭,從而提升了自己的社會地位。她很幸運的是,儘管她沒有考慮個性是否合適,但班奈特先生眼中也一直都只有她那漂亮的臉蛋。

愛情或麵包?

奧斯汀在書中透露,外貌、成就、社會地位、身世和社交圈都是情場遊戲中的因素。然而財富,或者缺乏財富,看來才是多數角色最後選擇另一半的關鍵。沒有什麼經濟能力的年輕女性,就只能祈禱自己的其他特質,或者部分好運能夠填補這個缺口。

這也不僅是針對女性。就如書中一位伯爵的小兒子,費茲威廉上校坦白地說道:「次子通常沒辦法選擇自己所愛的對象……在我周遭沒有多少人可以在不考慮經濟情況下結婚的。」

如果要考慮這麼多經濟問題,那麼真正的幸福到底從何而來?

在伊麗莎白和夏洛特的一番對話中,夏洛特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認為婚姻純然是運氣,並且堅持「假設雙方都非常熟知彼此的性格,或者個性本來就很像,也不會絲毫增加他們的幸福程度。他們之後總是會有越來越多的差異,然後各自有各自的煩惱。」

《傲慢與偏見》插圖中的凱薩琳夫人和伊麗莎白。(維基百科)《傲慢與偏見》插圖中的凱薩琳夫人和伊麗莎白。(維基百科)

另一方面,伊麗莎白卻堅信,一定要充分了解一個人的性格,才能做出明智的選擇。

在整個故事中,伊麗莎白遇上了三位追求者,她的這個信念不斷地受到檢驗。那麼,最後引導她的選擇並決定她未來幸福的,到底是純粹的機運,還是謹慎地檢視每位求婚者的真實品行?

莎士比亞怎麼看?

從機運還是品行的問題中,讓我聯想到莎士比亞的小說《威尼斯商人》中波西亞的故事。波西亞要求婚者在三個箱子中選擇,如果選中對的就嫁給他。

其中一個黃金箱子上寫著「誰選了我就會得到許多人渴望的」,吸引了虛榮的人,但裡面卻裝著死者的頭骨並附著一段文字,「非所有閃亮之物皆是黃金∕ 此番箴言人人常聽∕眾人紛紛把人生賣∕只為瞧我外貌一看。」

第二個銀製的箱子上則寫著「選擇我的人會得到他所應得的」,然而,失望的求婚者在裡面卻只找到一副小丑的臉,暗示選擇它的人是個傻瓜,這就是他自己應得的。

最後一個是表面無光的鉛製箱子,上面寫著一行警句「誰選擇了我必須付出他的一切來冒險」,選擇這個不起眼的箱子的人最後發現,他值得成為波西亞的丈夫。

選箱子的試驗看似一場機會遊戲,實際上卻是波西亞的父親用來篩選求婚者品行的精心設計。

華盛頓·奧爾斯頓(Washington Allston)1807年作品〈《威尼斯商人》中的場景:打開箱子〉,波士頓圖書館收藏。(維基百科)華盛頓·奧爾斯頓(Washington Allston)1807年作品〈《威尼斯商人》中的場景:打開箱子〉,波士頓圖書館收藏。(維基百科)

機運或品行?

伊麗莎白有三位追求者。帥氣的韋克翰頻頻向伊麗莎白獻慇勤,讓她陷入他塑造出的一個虛假形象中。慢慢地,她見識到了他的真實品行並對他產生反感。但是她最小膚淺的妹妹麗迪亞,成天夢想和穿著紅色制服的軍官共舞,卻愛上了光鮮亮麗的韋克翰,並幾乎毀了整個家庭的聲譽。

柯林斯先生虛情假意地向伊麗莎白求婚,但他只專注在自己對於婚姻的渴望,和自己選擇她的原因。對他來說,這僅僅是他想要什麼的問題,沒有考慮到她值得和想要的是什麼。因此,伊麗莎白斷然拒絕了他。

《威尼斯商人》的審判場面。(維基百科)《威尼斯商人》的審判場面。(維基百科)

莎士比亞小說《威尼斯商人》中的波西亞。(維基百科)莎士比亞小說《威尼斯商人》中的波西亞。(維基百科)

伊麗莎白的第三位追求者是被誤解又沉悶的達西先生。只有在逐步了解他真實的性格之後,伊麗莎白才知道原本看似乏味的他,才是願意為了她的愛「付出一切冒險」的人,因此最後贏得了她的好感並終成眷屬。

 

《傲慢與偏見》插圖第6章,伊麗莎白和達西先生。(維基百科)《傲慢與偏見》插圖第6章,伊麗莎白和達西先生。(維基百科)

愛情中的運氣

能夠有幸成為達西先生堅貞愛情的對象,並且又有他出色品格的保證,伊麗莎白獲得婚姻幸福的機會很可能遠遠超過夏洛特。在種種考驗中觀察他的性格,她很確定他是個好人並有著高尚的內在。

另一半的外貌會隨著年華老去,但是最重要的本質卻不會變。一個品格高尚的人通常都是這樣。儘管我們會希望一個混蛋或傻瓜能夠有所改變,但這卻不值得依靠。

超過兩世紀以來,《傲慢與偏見》一直受到大眾喜愛。它不僅提供了一個幸福美滿的結局,還有更多更多。儘管並非所有人都非常快樂,但最令人滿意的結局便是,所有人都達到了自己對婚姻的期待。

《傲慢與偏見》插圖第31章,伊麗莎白和達西先生。(維基百科)《傲慢與偏見》插圖第31章,伊麗莎白和達西先生。(維基百科)

伊麗莎白和姐姐珍,都嫁給了風度翩翩又英俊——而且又有錢的男人。班奈特太太看到三個女兒都出嫁了,喜出望外。而她也非常有可能如願以償地將剩下兩位女兒「拋到其他黃金單身漢面前」。

麗迪亞和夏洛特也獲得了自己尋求的婚姻生活,而且雙方似乎都非常滿意。

布羅克(C. E. Brock)1885年簡•奧斯丁小說《傲慢與偏見》插圖。(維基百科)布羅克(C. E. Brock)1885年簡•奧斯丁小說《傲慢與偏見》插圖。(維基百科)

最後奧斯汀再加了一筆,讓整個故事更加完美,安排了兩位「高尚的」角色對自己的處境感到極度不滿。脾氣暴躁又勢力的凱薩琳‧德波夫人和傲慢壞心眼的卡洛琳‧賓利,兩人曾為了各自目的,處心積慮地阻止伊麗莎白獲得達西先生的愛,卻終究徒勞無功而暗自不滿。這真令人窩心。(原文〈Is Marital Happiness in 『Pride and Prejudice』 a Matter of Chance or Character?〉刊登於英文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