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萊豬進口 立院法制局建議納入孕婦、兒童食用風險評估

含萊克多巴胺豬肉明年元旦開放進口。(中央社)
含萊克多巴胺豬肉明年元旦開放進口。(中央社)

【記者鄭宜芬/臺北報導】含萊克多巴胺豬肉明年元旦開放進口,衛福部對此訂定萊劑殘留容許值,並要求標示肉品產地,但仍引發疑慮。立法院法制局9月提出「開放萊克多巴胺美國豬肉進口食安問題之研析」,建議增加抽查次,並參考歐美機制,對孕婦、兒童、老人等特殊對象影響做評估,確保國人健康。

立法院法制局議題研析指出,針對衛福部訂定美豬萊劑標準,風險評估並未周全,尤其產後婦女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豬肝、豬腎,可能透過乳汁讓新生兒攝食到萊克多巴胺,對於兒童亦未進一步進行評估。

報告指出,歐洲食品安全局已建立完善的風險評估程序及機制,針對不同的食品風險類型都設立專責機構從事分析與評估,美國亦開始導入風險概念作為管制的前置基礎,建議衛福部參酌歐美機制及特殊對象如孕婦、兒童、老人等的影響程度,始能確保國人健康。

2021年起大賣場、超市、傳統市場、零售通路等,不論是生鮮豬肉、加工食品或任何含豬肉及可供食用部位的食品,都要標示原產地。

研析建議,為提供消費者明確資訊,衛福部應與產業界溝通,不僅落實豬肉原產地的標示,並針對加工食品做好源頭管理,未來主管機關也應加強肉品查緝與檢驗,稽查業者是否符合標示與規範,並增加抽驗食材次數,共同為食品安全環境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