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海漂垃圾太平洋最嚴重 中研院:對台灣危害大

【記者徐翠玲/臺北報導】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研究團隊,利用大數據運算分析1993年至2017年全球七大洋垃圾分布,發現風阻效應、海流影響海洋垃圾分布,從亞熱帶逐漸轉移至熱帶和極區,尤以太平洋區最嚴重,且對台灣危害巨大。論文已發表在《環境研究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研究團隊模擬海洋垃圾積累結果發現,海洋垃圾分布已從亞熱帶轉移到熱帶和高緯度地區,並且將從太平洋東岸轉而累積至太平洋西岸,臺灣與亞洲區域可能面臨巨大的海洋垃圾危害。

比較全球七大洋區,團隊也發現,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北大西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海洋垃圾,將漂離至北印度洋和南冰洋,當風阻愈強,情況更加明顯。除了風阻的影響,隨著南極繞極流帶動,大西洋和印度洋中的海洋垃圾容易被帶往其他洋區,大洋環流亦是促使垃圾在海中漂移的因素之一。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辛宜佳說,風阻效應是將海洋垃圾推送到岸上和沿岸的重要因素。在大洋區域被丟棄的海洋垃圾中,比重較海水小的中、高風阻海漂物如保麗龍、寶特瓶等,主要累積在熱帶海域、極區海域;比重較海水大的零至低風阻垃圾,主要累積在副熱帶海域。而沿岸垃圾不易受風阻效應影響,無論風阻大小皆均勻的分布於全球海域,再次顯示海洋垃圾的全球性威脅。

值得注意的是,龐大的海洋垃圾累積將讓生物多樣性熱點遭受最大衝擊。台大漁業科學研究所副教授柯佳吟指出,頻繁的漁業作業區域、具有較高海洋初級生產力區域都與海洋垃圾分布熱點重疊,若垃圾只增不減,整體海洋生態系與人類經濟活動都會受到影響。

鄭明修表示,全球十大海漂塑膠垃圾製造國包括中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在台灣周邊,台灣的壓力更大。塑膠垃圾已經威脅全球海洋和淡水生態系統。他提出三大管理策略,包括減少塑料廢物、廢物管理和環境恢復。並強調「我們需要做出巨大的努力來改變全球塑料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