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產業 轉動台灣

【利益臺灣】奇人藝事 鄭冬佶的導聆世界

鄭冬佶眼科診所院長鄭冬佶醫師。(攝影/吳雁門)
鄭冬佶眼科診所院長鄭冬佶醫師。(攝影/吳雁門)

文/吳雁門
10年間,他在行醫之餘,分享與推廣了300餘場古典音樂講座暨現場導聆音樂會。因為關注古典音樂的普及教育,鄭冬佶透過演講或帶著樂團,跑過中部170餘所中小學,他笑指除了縣長與教育處長外,恐怕沒有人比他更勤走校園了。

音樂青春作伴 春潮澎湃

小學就讀彰化縣二水國小,鄭冬佶認為這是一所五育均衡發展的學校,自己的音樂興趣於此啟蒙。國中時任衛道中學口琴首席,一支口琴,青春作伴,在馬良神父愛、分享、感恩和奉獻的樂教下,後來雖為眼科執業醫師,他卻樂於走出診療室,分享音樂分享愛。

到光華商場買黑膠唱片,是他在師大附中求學時,接觸到的另個音樂天地。青春期的音樂海洋,春潮澎湃,強烈的學習欲望,延伸至大學聯考之後,整個暑假他更熱切的栽入古典音樂中。鄭冬佶原本就抱持多元智能論,求學過程不追尋單一目標,醫療和音樂社會教育,兩者後來俱成為他的畢生職志。

大六、大七在國泰醫院實習,時值東西方價值交匯與碰撞的年代,臺北街頭文化氛圍滿城氤氳,他經常走進廳館聆賞藝文演出和講座。那時剛從維也納返國的臺灣音樂導聆前行者,劉岠渭教授的音樂欣賞素養演講,他深被觸動,於音樂技巧之外,音樂美學與欣賞確該重視的。

不誤眼科醫師正業,導聆足跡遍及公立機構與私人團體。(取自鄭冬佶FB)不誤眼科醫師正業,導聆足跡遍及公立機構與私人團體。(取自鄭冬佶FB)

不「誤」正業 導聆音樂愛分享

鄭冬佶試著以豐富的肢體語言詮釋樂曲。(取自鄭冬佶FB)鄭冬佶試著以豐富的肢體語言詮釋樂曲。(取自鄭冬佶FB)

古典音樂往往令人望而生畏,導聆工作是在演出前對樂曲創作背景、樂曲本身以及演出者的特色預作導讀,引領聽眾輕鬆進入古典音樂堂奧。鄭冬佶的導聆風格別開蹊徑,「演出前導聆」之後,他仍留在舞臺上,以豐富的肢體語言詮釋樂曲,試著於演奏者、樂曲與聽眾之間,扮演聯結及催化想像的角色。

與年輕音樂家互為搭檔,成就彼此。(取自鄭冬佶FB)與年輕音樂家互為搭檔,成就彼此。(取自鄭冬佶FB)

2014年籌組「臺中市美藝三重奏團」,並與近70位音樂家分別合作過,意在提攜年輕音樂家,互為搭檔,成就彼此。導聆一首古典音樂,鄭冬佶會先聆聽個上百回,要求自己能深入整首樂曲的肌理與靈魂。他告訴聽眾,單或雙手比1,代表A主題段音樂,比2代表B次級段音樂,肢體語言盡情揮灑處,代表C次級段音樂,呈現出ABACA輪旋曲式架構。

在臺上,他渾身解數的詮解曲中的悠閒與寧靜、希望和力量,或是華麗而憂傷的情感,只是有些愛樂者及演奏家,並不認同這種導聆方式,更有人調侃地詢問,「那位歐里桑到底在幹什麼?」但這都不影響鄭冬佶用此親和易懂的形式,推廣古典音樂欣賞。多年來,他不耽誤眼科醫師正業,其導聆的足跡,已遍及家庭、社區、公司、社團、政府機關、醫療院所、各級學校、圖書館、演藝廳及文化中心等。

湖海壯遊 活出自己的「醫樂」人生

大學畢業那年,鄭冬佶到歐洲做了三個月的背包客,壯遊瑞士、巴黎、倫敦與西柏林等城市,看足了博物館、圖書館典藏,也聽上癮了歌劇。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美國猶太裔作曲家伯恩斯坦,指揮來自東西德與美、英、法、蘇四國的音樂家及愛樂合唱團,在柏林劇院演出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於此全球矚目史詩級事件中,用音樂歡呼自由,鼓舞人心的歷史場景,激勵著鄭冬佶壯美的醫樂人生之路。

診療室是他和患者,興之所至的古典音樂導聆講堂。(攝影/吳雁門)診療室是他和患者,興之所至的古典音樂導聆講堂。(攝影/吳雁門)

音樂聽第一與第二遍感受不同,同一首樂曲聽了30年,更會因人生的浮沉際遇,聞樂而生出種種心來。診療室原本就是他和患者興之所至,一對一的古典音樂導聆講堂,我們來的晚些,診所窗外街燈朦朧似幻,導聆片刻後,他似有所感的朗誦起宋人蔣捷的《虞美人》詞來。

一位專業醫療工作者,醫以救人,又樂教四方。(取自鄭冬佶FB)一位專業醫療工作者,醫以救人,又樂教四方。(取自鄭冬佶FB)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詞與意雄勁蒼涼,他從少年至壯年,而今鬢已星星卻不改其志,一位專業醫療工作者,醫以救人,又樂教四方,興嘆中或對人間世藏有無盡意呢!

26歲做歐洲背包客,他稱自己不是一個有為的青年;有人問他,何以對古典音樂導聆如此熱情?他回說眼科診療椅坐久了太無聊;指著各單位寄來的感謝狀,鄭冬佶謙遜的又道,離對社會有貢獻還太遠!而為尋找贊助、演出場地及協辦單位,他放下醫師身段,求見企業家及尋覓志同道合者,實屬無所求的奇人藝事,向是自在自得。

疫情之下,依然帶著樂團,用療癒的樂音撫慰聽眾。(取自鄭冬佶FB)疫情之下,依然帶著樂團,用療癒的樂音撫慰聽眾。(取自鄭冬佶FB)

疫情之下,鄭冬佶依然帶著樂團,用療癒的樂音撫慰聽眾,看來,這近如「十載江湖倦腳僧」的導聆和托缽行旅,是還會繼續走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