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軍事訓練4個月戰力堪慮 監院要求國防部改進

【記者袁世鋼/臺北報導】監察委員賴鼎銘、浦忠成、葉大華提出「志願役及軍事訓練役訓練成效案」調查報告指出,我國軍事訓練役期雖經立法程序改為4個月,但是否過短多有爭論,若未經以往各項專業訓練,後備動員持久戰力令人堪憂;且訓練課程未隨兩岸情勢轉變而改變,因此要求國防部改進。

監察院國防及情報委員會22日通過由監委賴鼎銘、浦忠成、葉大華所提出的「志願役及軍事訓練役訓練成效案」調查報告。報告中指出,國軍人性化生活管理確實較以往有明顯進步,逐漸擺脫以往的負面觀感;但軍事訓練役男接受4個月軍事訓練,期滿結訓後即編為後備軍人,與志願役結訓後須下部隊服常備役的意義完全不同。

監委們表示,雖然軍事訓練役期是經由國防部專業考量,並通過立法程序審議後才改為4個月,但根據調查,由於服役時程大幅縮短,部分軍事訓練役純屬過客心態,若4個月軍事訓練役期未嚴格把關,又未經歷以往的部隊駐地、專精、基地訓練、三軍聯訓、戰備任務訓練等考驗補強,未來後備動員的戰力持久性著實堪慮。

其次,報告中指出,兵器訓練、戰鬥教練及體能戰技等新兵入伍訓練課程與以往相較並無太大差異,但隨著兩岸情勢演變,新兵訓練課程也應與時俱進,為因應臺海戰場新環境,模擬共軍登陸後即將面對的城鎮戰、格鬥等景況,應善用虛擬實境技術,輔以科技化及大數據分析訓練,以期建立一支量少、質精、戰力強的「嚇阻性」現代化軍隊。

而對於「刺槍術」存廢議題,國防部認為是輔助完成射擊和保命的戰技,因此仍有保留必要。但監委們認為,為避免與實戰情況脫節,國防部應參採各方意見,加強對刺、對練的經驗;若能強化課程內容利用並落實精進訓練、加強全民國防意識,確保每位結訓成員均能成為「合格專長兵」,未來後備動員成軍將可成為國軍志願役的輔助作戰力量。

此外,報告中也提到,新兵訓練中心教育班長是新兵由民轉兵的關鍵人物,承擔不小的訓練管理壓力,但其福利待遇卻不比戰鬥部隊,長留久用也恐影響升遷發展,請國防部通盤檢討精進教育班長的養成教育、提升待遇和榮譽感;並允應妥善規劃女性官兵升遷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