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醫療新聞

古早醫藥宅急便 寄藥包文化

明通製藥是臺中在地藥廠,近百年來和臺中人一起成長。明通藥事文化館館長張光發。(攝影/鄧玫玲)
明通製藥是臺中在地藥廠,近百年來和臺中人一起成長。明通藥事文化館館長張光發。(攝影/鄧玫玲)

文/記者鄧玫玲
什麼是「寄藥包」?「寄藥包」在老一輩耳中,可能耳熟能詳,只是在今日,已很少人聽過它了⋯⋯

清代臺灣民眾面對各種疾病來襲時,會到漢藥鋪尋求醫師問診,並抓幾帖中藥材回家煎煮服用。到了日治時期,由於西式醫療引進,新式的藥品比漢藥方便服用,因此迅速征服了臺灣民眾的心。此時,日本也源源不斷的將新式藥品輸入臺灣,民眾可透過藥房或藥局購買。但日治時期以至二戰後,藥房或藥局在鄉間仍不普遍,此時民眾購買藥品,有一種特殊的管道——寄藥包。

從日治時期至民國70年代,寄藥包幾乎是家家戶戶必備的物品,也是許多臺灣人難忘的兒時記憶。當時的寄藥包裡,常常提供臺中在地明通製藥廠製作的藥包,包括:保身丸、愛兒菜、治痛丹、大王散、神藥、香腦油等。

2021年5月開幕的明通藥事文化館,館內以電視牆呈現明通製藥的歷史紀錄。(攝影/鄧玫玲)2021年5月開幕的明通藥事文化館,館內以電視牆呈現明通製藥的歷史紀錄。(攝影/鄧玫玲)

2021年5月開幕的明通藥事文化館,館長張光發表示,保身丸是腸胃藥可治脹氣胃痛,愛兒菜是驅除小兒蛔蟲,神藥則是中暑昏眩時服用的急救藥,治痛丹就是鎮痛解熱的藥方,香腦油則是臺灣草藥香茅和樟腦油結合的外用藥。

明通製藥的寄藥包——愛兒菜,藥包上有手繪觀音像。(張光發提供)明通製藥的寄藥包——愛兒菜,藥包上有手繪觀音像。(張光發提供)

來自日本江戶時期「賣藥人」

說起寄藥包,就要回溯到日本江戶時期,人們所熟知的「賣藥人」。他們的販售方法被稱為「先用後利」,就是由藥廠派遣「賣藥人」將各種成藥配送至日本各地,讓當地居民可以隨時服用。等到來年回訪時,只收取已被服用的藥品的費用,同時把未服用的藥品帶走,更換新的藥品。如此年復一年,成為固定的商業習慣。

明通「大王散」的藥包不僅彩色印刷更精美,圖案也更加漂亮。(張光發提供)明通「大王散」的藥包不僅彩色印刷更精美,圖案也更加漂亮。(張光發提供)

張光發表示,明通製藥的創辦人張日通是居住在臺中西屯水崛頭的農家子弟,母親從小看出他的聰慧,不是一般放牛的孩子,因此,不讓他和其他農村孩子一樣去野地放牛,而是去學校讀書。張日通16歲從水崛頭分校畢業後,就到西屯的天汶中藥鋪做學徒,學習製藥基本技術,吸收漢藥的知識,到了1947年,20歲的張日通在臺中中區設立「日通堂藥行」。

從日治時期至民國七十年代,寄藥包幾乎是家家戶戶必備的物品,也是許多臺灣人難忘的兒時記憶。(張光發提供)從日治時期至民國七十年代,寄藥包幾乎是家家戶戶必備的物品,也是許多臺灣人難忘的兒時記憶。(張光發提供)

張光發說,當年統治臺灣的日本人不認同漢藥,他們只相信西藥,在中藥鋪學過漢藥的張日通,把鎮痛解熱的治痛丹加入西藥的成分,民眾服用後效果非常好,當時臺灣人稱這種中藥和西藥摻合的藥叫「新藥」,新藥效果好又便宜,放入家庭寄藥包中很受民眾歡迎。

賣藥團歌仔戲 進入全盛時期

張光發也說到,1960~1970年是賣藥團歌仔戲的全盛時期,當時民營的廣播電臺的歌仔戲時段,都是製藥廠贊助的,舉辦大型的賣藥演出時,歌仔戲明星都是藥廠的代言人。大型野臺戲演出時,都在舞臺前掛著斗大的賣藥布條,中場演出也都是賣藥的廣告橋段。1963年知名的歌仔戲明星王金櫻,即是明通製藥旗下的劇團演員,明通愛兒菜、愛兒強是她印象最深刻的藥品。

1960~1970年是賣藥團歌仔戲的全盛時期,歌仔戲明星都是藥廠的代言人。(張光發提供)1960~1970年是賣藥團歌仔戲的全盛時期,歌仔戲明星都是藥廠的代言人。(張光發提供)

1960年代,寄藥包的印刷是簡單的傳統雙色印刷,藥包袋較小。後來,彩色印刷成為主流,1970年代末期的寄藥包,不僅彩色印刷更精美,圖案也更加漂亮。大部分主治功能都是利用一行約七、八個字來敘述。而明通製藥是將主治功能用一長串文字來表示,如神藥上有「中暑、胃腹絞痛、卒倒吐瀉、宿醉嘔吐」等文字說明,黑藥丸則有「胃痛、胃腸絞痛、消化不良」等字。藥品名稱下方則是藥品的單價,有盒裝、瓶裝、包裝等三種不同的價格,神藥一瓶6元,胃散一包8元,紅妙膏一盒則為6元。

貼心藥袋 畫圖趣味說明

早期民眾多不識字,看不懂藥名,藥廠特別設計通俗的辨識方法,像是咳嗽藥就在藥袋外畫上三個並排圖「一隻蝦、一隻烏龜、一把掃帚」,以閩南語發音就是哮喘病 (黑咕少),讓民眾不致用錯藥。

驅除小兒蛔蟲的愛兒菜,繪製一隻強壯的老虎,一個強健活潑的小孩騎坐猛虎背上。(張光發提供)驅除小兒蛔蟲的愛兒菜,繪製一隻強壯的老虎,一個強健活潑的小孩騎坐猛虎背上。(張光發提供)

而若是退燒藥,會畫一個人躺在床上,頭部還敷著一袋大冰塊。驅除小兒蛔蟲的愛兒菜,則繪製一隻強壯的老虎,一個強健活潑的小孩騎坐猛虎背上,顯示這款驅蟲藥效果有如猛虎般一用見效,在這些藥商們的巧思設計下,讓用藥的人一眼看去便了解藥品可治療的症狀,真是方便又實在。

百年企業 陪伴人們度過艱難歲月

明通製藥自1934年開始創業,歷任董事長張西城,張光達,張光雄在醫藥界付出努力,製作的成藥陪伴臺灣人度過最困苦艱難的歲月。張光發表示,明通製藥是臺中在地藥廠,在很多老年長者的記憶裡,「明通的治痛丹」是他們頭痛時不可少的急救藥,它陪伴民眾一起成長,近百年來製藥廠的藥品,除了成藥也有科學中藥,如四物湯、黃連解毒湯,還有保健食品靈芝、薑黃等,整個家族企業蓬勃發展,即將邁向百年,成為臺中在地製藥企業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