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藝海漫遊

化腐朽為神奇 工筆畫家沈政乾

工筆畫家沈政乾。(沈政乾提供)
工筆畫家沈政乾。(沈政乾提供)

文/孫幗英
脫離傳統題材,化腐朽為神奇,把不起眼的雜草、纜繩變成主角。關心底層的邊緣人,把獨居老人、流浪漢提煉成藝術創作。工筆畫家沈政乾,除了創新技法、與眾不同的美感外,還有一顆善感的心。

來自臺南下營的沈政乾,自幼即資賦優異,課業成績總是名列前矛,而且每次美術比賽都得名,他笑著說:「家裡什麼都缺,就是不缺鉛筆。」獎品都是一打鉛筆。

國小六年級到國中三年,沈政乾睡的是豬圈旁的一個角落。沒有床,只有一張表哥不用的小書桌,做完功課就睡在水泥地上。他從小偏食不愛吃肉,營養不好,身體偏瘦卻活潑好動。即使如此,在升學路上,依然一路無阻。

那個年代,許多家貧優秀子弟,都放棄第一志願,選擇公費的師校體系。沈政乾考上師專後,參加國畫社,水墨名家蔡茂松老師,就是他的山水畫啟蒙老師。

沈政乾非常珍惜在校時間,每天努力學習,勤於作畫,因為回家就是幫忙做家事。冬天凌晨3點半,要跟著父親到玉米田採玉米。回家後趕緊剝玉米葉,煮熟後,父親用腳踏車載到市場賣。他說:「為了搶時間動作要快,也就訓練出做事乾淨俐落,畫也一樣乾淨俐落。」

1985年,他考上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國畫組,1994年繼續到美研所國畫創作組深造,2005年進博士班,2012年拿到博士學位。1997年到臺南女中任教。2002年始任教長榮大學,兼任過臺南大學和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師,目前是長榮大學專任副教授。

專研工筆  指導學生參賽成績亮眼

做為跨足國小、高中及大學的美術老師,沈政乾不能是單純的藝術創作者,而是肩負美術教育的老師。學校的美術教育通常會從學生參賽得獎情況來評定成效,所以,他非常重視指導學生參賽,多年來,各級學生得獎人次眾多,其中不乏重要比賽的大獎、首獎。因之,在長榮大學四度獲頒優良教師及教學特優獎。

沈政乾發現,有些弱勢學生是可造就之材,基於過去的成長背景經驗,他很了解學生的困難,於是透過指導學生參賽獲得獎金,或幫學生行銷作品,或請學生用餐來幫助學生。他說:「我大部分的時間、心血都花在學生身上,沒有時間為升等準備,但是我心安理得。」

在指導參賽上,沈政乾頗有心得,他表示,比賽一般都是畫水墨,要得獎就要特殊。於是,仔細琢磨工筆畫這塊領域,並在臺灣南部推廣工筆畫。2006年,師大王友俊老師邀請他去師大美術系教工筆畫, 兼課達十年之久。

跳脫傳統題材技法  用茶水染出淡雅境界

師大期間,沈政乾的工筆花鳥啟蒙於張德文和黃昌惠老師,從梁秀中、吳文彬老師學工筆人物。但是,他的工筆畫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沈政乾說:「牡丹、梅花是歷代文人畫家所歌頌所青睞的題材,稱為核心題材,我的畫不是歌功頌德,因為跟我的環境有關。」

脫離傳統題材,沈政乾畫出生活周遭所見所聞。「草在山水花鳥都是配角,在國劇裡就像跑龍套一樣,但是在唐詩宋詞都歌詠草。那是呈現一個景,從景到情,所不可或缺。無水不枯, 臨風不折,遇水不爛,是君子。為什麼不畫草?」沈政乾對草別具見解!

左:作品《尋覓》。中:作品《濃蔭幽情》。右:作品《心戀殘曲》。(沈政乾提供)左:作品《尋覓》。中:作品《濃蔭幽情》。右:作品《心戀殘曲》。(沈政乾提供)

《尋覓》、《濃蔭幽情》,以鄉間不起眼的變葉木、鵝掌藤大面積的布局做主體,安排幾隻可愛、溫馴的禽類。淡褐的色調呈現出純樸、素淨、文雅的氛圍,這是沈政乾研發的「茶葉水染色法」,一反傳統工筆畫濃豔的色彩,把文人畫水墨的高雅帶進工筆畫。

尋覓(沈政乾提供)尋覓。(沈政乾提供)

濃蔭幽情(沈政乾提供)濃蔭幽情。(沈政乾提供)

即使在表達感傷的情緒,畫面還是精緻細膩、平靜祥和、淡雅優美的。如《心戀殘曲》、《秋深愁愈濃》。他說,畫工筆要很專注,集中精神,所以畫的時候要很靜,除了畫,腦中一片空白,也就忘卻痛苦煩惱。

心戀殘曲(沈政乾提供)心戀殘曲。(沈政乾提供)

多情善感  墨筆化腐朽為神奇

《港邊舊憶》以安平港的纜繩為主題,準確細膩、有條不紊的描繪出纜繩的糾纏與光影,在題材與技法上都突破傳統,在內涵上也有感人的故事。

港邊憶舊(沈政乾提供)港邊憶舊。(沈政乾提供)

那年,蔡茂松老師請他帶學弟妹去安平港找題材,大家都忙著拍照船隻,他卻被丟棄在一旁的纜繩所吸引。纜繩子對漁夫對常重要,船出海沒纜繩不成,這使他聯想到家裡那輛老舊的腳踏車。

「即使不用了也不賣,因為那輛腳踏車是我爸爸的,用它養了五個孩子。」他略帶哽咽的說:「父親個子很矮,一輛腳踏車載一百多斤的貨,兩個把手吊兩簍,後座放木板,中間放一簍,兩邊各掛一簍。」繩子不用就丟棄一邊,頗有狡兔死走狗烹的感傷,沈政乾決定讓人們好好的仔細的看看它,與它對話。

影射自己的生命歷程,逆境中求生,《歲月刻痕》表面上描繪的是安平古堡剝落的紅磚古牆,實際上是歌頌牆面上老根糾纏、牆頭上翠綠的榕樹展現強韌的生命力。

左:作品《歲月刻痕》。右:作品《港邊憶舊》。(沈政乾提供)左:作品《歲月刻痕》。右:作品《港邊憶舊》。(沈政乾提供)

他也用創作關心獨居老人和街友,作品《生之困系列》(三)獲得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描繪枯坐的老人像鐵皮生鏽了,困在礁岩般的高樓裡,把老人的孤獨寂寞、了無生趣的心境表露無遺。

歲月刻痕(沈政乾提供)歲月刻痕。(沈政乾提供)

沈政乾的每一幅都有心情故事,所以捨不得賣。每一幅得獎的畫都很大,所以也沒有人買,但他不在意,他說:「我的畫跳出古人的窠臼,線條、焦點、畫意,該具備都具備了,因為我的環境、感受是這樣,我忠於我內在的感情去畫。」

年屆耳順之年,沈政乾很希望能做個純粹的藝術創作者。他表示,趁著眼力體力都還好時,趕緊畫工筆,當眼力體力差了,就回來畫水墨。如果,未來十年有人願意贊助他,就好好拚這十年,專心創作工筆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