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休閒旅遊

煤鄉紀實——山裡人家(2)

詹老先生聚精會神地製茶。(攝影/池農深)
詹老先生聚精會神地製茶。(攝影/池農深)

文/池農深
(接上文)煤鄉紀實——山裡人家(1)

念念不忘四年前那次偶發的「品茗之旅」,我再度回到平溪的山裡探訪了東勢格(位於新北市平溪區)的老茶農。跟著老先生在陡峭的茶園上上下下,他弓著身子捧著一籃籃茶葉的身影,令人動心。我們何其有幸可以喝到他做的茶……

老人與茶

一般人對坪林茶耳熟能詳,較少聽到平溪茶,這與當年煤礦盛產期,大部分的平溪人都去採礦,剩下不多的茶農專心務農。而坪林因地理環境的關係,一直在茶葉這條路上發展得很好,知名度也早已打開。其實平溪茶也是相當的好,尤其包種茶。

香氣四溢的包種茶。(攝影/池農深)香氣四溢的包種茶。(攝影/池農深)

第一次喝到平溪茶,是在平溪的六扇門茶館,不能說驚為天人,但也是非得找到這位茶農不可了。幾番打聽後,才找到詹老先生與他的茶園。詹老先生世代種茶,傳到他已是第三代了。他今年80歲,在山坡上種植了幾甲地的茶樹。一年四季,年產三千斤左右,一直到最近才減為春冬兩季採收,產量減至約八百斤。詹老先生的茶園就他一個人,孩子們都不願意接手。我們去了好幾趟,跟著他在陡峭的茶園上上下下,很難想像一個80歲的老人如此堅持悉心的照顧著偌大的茶園。

詹老先生與他的茶樹。(攝影/池農深)詹老先生與他的茶樹。(攝影/池農深)

我們還發現了為什麼他的茶乾淨、醇厚、好喝?老先生的茶園散布在不同的山坡地,最大的一塊茶園,圍繞在一片森林裡,晨昏瀰漫著霧氣山嵐,到了中午是大豔陽天,這是種植茶樹最好的環境。老先生不用也沒有多餘的力氣噴灑農藥,他說有多少算多少,全是靠手工,只有在採收時才用簡單的機器,因為找不到採茶人。

他的茶樹不用農藥,加上祖上傳下來的製茶功夫,得獎的匾額掛滿牆,是前人與今人積累下的功業。問他如何賣他的茶?他說還沒製作出來就被訂光了,所以非熟識之人很難買到他的茶。

望著偌大的茶園和老先生的身影,讓我想到「老人與海」的故事,只是老先生要奮戰的是在這一片叢林中照顧好他的茶樹。老先生每天都要到茶園去巡一番,抓蟲、拔草、砍樹枝以免遮住茶樹。遇到乾旱時還得澆水,但是杯水車薪啊!有一天我和攝影師們又去茶園看他,他憂愁的跟我們說:「一直不下雨無法採收,不下雨茶葉長不出來怎麼辦呢?」回家後一直默默為他祈雨。結果隔天平溪一直下雨且下個不停,我們苦等著老先生的電話,好讓我們去記錄他採茶殺青的過程。後來才知道連日的豪雨,怪異的天候,茶葉長得不好,收成更是少得可憐,今年恐怕沒有冬茶可以喝了。

詹老太太也是優秀的製茶人。(攝影/池農深)詹老太太也是優秀的製茶人。(攝影/池農深)

老先生的妻子也是個優秀的製茶人,因10年前的車禍而不良於行,但坐在輪椅上仍然與老先生一絲不苟的工作著。老夫婦的兒女孫輩個個都有很好的工作,唯一的可能,是女兒退休後考慮接下老先生的「茶業」。有一次我們遇到她剛好來探望父母,近中午了,我們等著拍攝老先生揉茶的過程,她到菜園裡拔地瓜、採苦瓜、摘青菜,不一會兒工夫,就變出滿桌的山產美味。我們也被邀一起用餐,同桌還有來訪的親戚、鄰居、慕名來跟他學製茶的學生。山裡人家的真摯與樸實讓人難忘。

詹老先生與訪客品嘗自家菜園摘的菜。(攝影/池農深)詹老先生與訪客品嘗自家菜園摘的菜。(攝影/池農深)

但是女兒說製作包種茶沒有這麼容易,還得跟老爸認真學習。蜜香紅茶是她能把握的,也是她的最愛。詹家女兒從小就跟著爸媽做茶還這麼謙遜,可見製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青農回鄉

千年以來,茶一直是迷人的東西。近年來平溪迎來四位青農,其中一位在這東勢格專司種茶,承繼祖父的「茶業」,平溪人都看好這位辭去高科技工作回鄉種茶的年輕人。雖然如此,在東勢格的山區產業道路兩旁,我們還不時的看到廢耕的茶園,有的已廢耕一年,廢耕兩年就不易辨識出茶樹了。茶園被蔓草覆沒,外圍則被高高的芒草遮蔽著,那景象看了令人心痛。

廢耕兩年的茶園,已不易辨識出茶樹了。(攝影/池農深)廢耕兩年的茶園,已不易辨識出茶樹了。(攝影/池農深)

遠眺雪山山脈。(攝影/池農深提供)遠眺雪山山脈。(攝影/池農深提供)

這兒海拔僅約五、六百公尺左右,不是東勢格的最高點,冬天時偶爾會下雪,整座山頭樹木覆蓋著白雪,能夠活下來的茶樹,想必累積著甚多能量。老人對茶樹悉心照顧,老先生的女兒說,他不放心假手他人,凡事都親力親為。

從東勢格到坪林的路上。(詹素珍提供)從東勢格到坪林的路上。(詹素珍提供)

被雪覆蓋的茶樹。(詹素珍提供)被雪覆蓋的茶樹。(詹素珍提供)

望著老人將剛採收的茶葉殺青,弓著肢體捧著一籃籃茶葉,室內屋外來來回回不停搬運著,我們何其有幸可以喝到他做的茶!希望這不是絕響。( 完 )

——轉載自《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