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國產風機進度落後 監院糾正立委要求改善

圖為台中大安海水浴場旁的陸上風機。(記者黃玉燕/攝影)
圖為台中大安海水浴場旁的陸上風機。(記者黃玉燕/攝影)

【記者常懷仁/臺北報導】監察院日前糾正離岸風機國產化進度落後,因此立委陳椒華2日召開「要求經濟部應具體強化風機國產化相關政策」記者會,針對高雄離岸風機國產化進度落後問題提出意見,要求經濟部工業局與能源局改善。經濟部工業局回應,每個禮拜會召開會議,也有與勞動部合作培養人才。

根據監察院報告,中鋼子公司興達海基負責的56座水下基礎,因組建生產不良率過高、缺乏管理下游供應鏈之經驗與能力等原因,最後僅6座為國產。陳椒華認為,這與人謀不臧管理失當,興達海基經驗不足,又敢下包下去,最後造成產品不良率過高及無法達成國產率,工業局嚴重失職難辭其咎。

陳椒華指出,離岸風電發展今年正邁入第三階段的首輪選商,選商規則也較過去更為寬鬆、彈性。希望經濟部調整國產化進程時,應積極強化台灣其他基礎建設資源、積極培育離岸風電產業人才。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表示,根據監察院報告,6座風機基座完成後因為興達港水深不足不能下水,導致離岸風機國產化基座難以運送,突顯當年選址沒有通盤考量,為何疏濬工作由能源局負責,有疊床架屋、缺乏跨部會整合的問題。

林于凱建議,可研議替代方案,生產完組件之後,運送到高雄港組裝,以利於運送。對於未來的離岸風機產業發展,會更有效率。至於是否再進行興達港清淤,要求重新檢討。

工業局回應,離岸風電的水下基礎是全新產業,且將來要在台灣海峽屹立25年以上,生產規範非常嚴格,因此要從歐洲請開發商、系統商、供應商等來台,國內業者初期遇到生產設備、技術交流等困難,而技術、人才交流也受到疫情影響,國內也缺乏焊接技術人才,目前已聯合勞動部加強人才訓練。

工業局補充,工業局每個禮拜都會召開會議,而且也跟興達海基密切配合,對焊接監工、管理、檢測等各方面的能量進行加強、改善;希望能促成國內水下基礎廠商克服困難,逐漸建立本土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