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人物特寫

萬丈高樓平地起 台灣日式創意麻糬大王 陳世洋、溫錦儀

陳世洋與溫錦儀攜手創建台灣麻糬的一片天。文/陳柏年 圖/陳世洋提供
陳世洋與溫錦儀攜手創建台灣麻糬的一片天。文/陳柏年 圖/陳世洋提供

文/陳柏年
為了延續祖父沿街叫賣,讓家業興隆、口頰留香的麻糬記憶,手信坊的董事長陳世洋從「一人一機」開始,歷經創業維艱的初期,成為台灣最大的麻糬代工廠。一場嚴重的公司危機,迫使陳世洋從傳統的代工企業蜕變重生,化為一家精緻時尚的耀眼品牌。

短短七、八年間,手信坊崛起迅速,開了20幾家分店,產品行銷世界30多國,在傳統食品這個小眾市場可謂絕無僅有。然而這樣的奇蹟卻不是在陳世洋手上憑空出現。故事,要從嘉義一位人稱「三叔公」的麻糬伯伯說起。

家族榮光 爺爺時代的紮實功夫

陳世洋的爺爺陳良滾排行第三,人稱「三叔公」,日據時代在嘉義以傳統手工做成麻糬,沿街叫賣而聞名,為陳家掙得了豐厚的家業與田產。陳世洋說:「爺爺做的麻糬就足好呷。那時候吃麻糬很高級,是奢侈品。」但爺爺積勞成疾、臥病多年,卻沒有兒子接下這份衣缽。

爺爺過世後子孫分家,眼見家道中落,第三代的陳世洋與哥哥陳世寶決定承傳爺爺的好手藝:「我們決定用爺爺的精神到台北創業,所以叫『三叔公食品公司』。」

   靠著陳世洋不懈的堅持與摸索,漸漸露出曙光:「我就是立志用我爺爺的精神來做麻糬,不斷地研究,親自摸索,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找出了訣竅。」他發現麻糬製作流程要改變、原料要精良,食品保存期限才會延長、口感好吃,才能贏得消費者的心。   現任台灣手信坊的總經理溫錦儀回憶起那段時光,說:「那時候在新店山區,真的很可憐!」她描述陳世洋一人住在簡陋的廠房中,連坐下來吃飯、曬衣服的地方都沒有。一到年節送禮缺人手的時候,溫錦儀就廣邀自己的兄弟、同學上山幫忙,一直忙到晚上12點甚至2點,才能趕上翌日出貨。談到兩人因為麻糬結緣,溫錦儀則說自己的的父親也是白手起家,因此對於勤奮認真的陳世洋特別上心。

在兄弟倆透過各種艱難的努力與結果下,讓陳世洋與陳世寶倆兄弟一舉贏得了全台灣大大小小零食代工業的市場,尤其市售將近七成的麻糬零食都是出自他們之手。

背水一戰 深根台灣建立品牌

溫錦儀說:「我們從無到有,所以我們很珍惜現在擁有的。」而國內外的銷售量,也在在展現了商品好品質的實力。

  

然而沒有自創品牌,終究為他們的生意帶來致命的難關。一位訂單量高達五成的最大客戶,見到麻糬生意火紅,意圖抄襲他們研發的商品自行生產,偷偷把自己私下生產的貨品夾雜著賣,爆出商品發霉的事情,才對陳世洋坦承想要收回品牌的想法。

陳世洋回憶:「我一回來就召集員工,通知所有的廠商:一個禮拜把所有的包裝全部改變,所有的客戶都拜訪一趟。」溫錦儀更在陳世洋拜訪客戶時,安頓工廠裡外,在背地裡支持著陳世洋和公司一切。

   當年在重挫下也曾興起與哥哥出走到大陸的念頭,卻被溫錦儀勸回。她猶記當年是這樣對陳世洋說:「我怎麼辛苦,我還是要留在台灣。如果真的做不好,我開台發財車去做路邊攤,我拉得下這個臉。」她給陳世洋鼓起了留在台灣的勇氣。

陳世洋因為堅持留下來繼續在台灣努力,才有今天的成就。他堅持用心在台灣,因為這塊土地很可愛:「我們可以好好經營變成世界品牌,那行銷大陸也是ok的,可是一定要把台灣的知名度打開。」然而所有員工的一鼓作氣,終於安然過關,並且更上層樓。

赴日拜師 鑽研技術開創新滋味

為了把技術提升到同業無法超越的程度,陳世洋更遠赴麻糬發展源地-日本,向一位一輩子鑽研製作麻糬的和菓子名師──勝田安一求藝。因緣際會下,陳世洋的姊姊遠嫁到日本福井縣,透過姊姊引薦,陳世洋認識了一位從知名麻糬企業退休的老師傅。屢次拜會下,兩人成為忘年之交。有一回,名師請他到京都賞櫻,談笑間一朵櫻花翩然飄墜,不偏不倚正落在師傅酌酒的磁杯中,師傅不由喟嘆:「殘念!」(日語:可惜。)

陳世洋體悟到世間諸般美好雖然轉眼成空,但總有些感動可以留下。他表示:「我就向他拜師,央求他那麼好的技術可不可以傳承給我,讓我來發揚?」於是師傅親自來台並將五十年技藝傾囊相授,而「三叔公」這個原本以台灣麻糬代工起家的食品廠也從此脫胎換骨,也才有「手信坊」的誕生。

 

未來遠景  邁向國際成台灣之光

 

由於成功得來不易,溫錦儀非常珍惜。曾有不肖業者提供管道,要他們提供劣質品來賺取暴利,溫錦儀一口回絕:「做食品要憑良心,有人要我放甚麼添加物,我就告訴他我拜託你不要,所以我不計成本我都要把它做好。」秉持著要做就要做長遠的心情,一代接續一代的真功夫賣出手上任何一個麻糬。

   陳世洋更希望透過手信坊的麻糬,讓全世界去發現台灣美食,成為台灣的代表邁向國際化的外交市場商品之一。這個希望雖然偉大,但是陳世洋對手信坊希望無窮:「我們不急,一步一步做到我們想做的事。我想發揚我爺爺的精神,我希望走到全球都能看到手信坊的產品。但是要做到這一點很辛苦,但是我才四十幾歲,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