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兩岸 港澳

紐時:中國經濟下行風險強大

分析家指出,中國工廠活動和零售業雖有改善,但並未展現出強勁的回升,中國經濟的勢頭仍然疲軟。圖為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市的一家輪胎工廠。(Getty Images)
分析家指出,中國工廠活動和零售業雖有改善,但並未展現出強勁的回升,中國經濟的勢頭仍然疲軟。圖為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市的一家輪胎工廠。(Getty Images)

【記者秦雨霏/編譯】中國國家統計局13日發布數據稱,中國大陸工業產出比去年4月分成長9.3%,而零售業成長12.8%,略高於3月分的12.6%,經濟看起來似乎有所成長,但分析家謹慎指出,這個改善並未展現出強勁的回升,中國經濟的勢頭仍然疲軟。《紐約時報》也指此突顯了曾經火熱的中國經濟正在轉向長期降溫的事實。

對於13日發布的經濟數據,《紐約時報》13日引述「HIS全球洞察」的分析家桑頓(Alistair Thornton)和任賢方的研究報告指出,「這不是一個反彈的開始,而是勢頭繼續消退當中的一個漣漪」,他們強調「退卻的勢頭跟成長崩潰不相同」,並認為政府可能能夠保持全年GDP在7.5%以上,但同時也說,「我們感到下滑的風險仍然強大。」

摩根史坦利大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喬虹說,數據暗示,「問題仍然是,成長復甦是否是可持續性的」,以及目前的疲軟要持續多久。

一系列令人失望的指標

《紐約時報》報導說,第一季度成長為7.7%,遠遠低於分析家預計的8%。2個製造業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也顯示4月工廠活動令人失望,主因來自歐洲發酵的債務危機和財政緊縮措施,致使出口新訂單的疲軟。上週,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上,春季的出口訂單比去年同期下降1.4%。

另外,中國薪資上漲和人民幣升值也開始侵蝕其國際競爭力;由於意識到經濟不能繼續依賴出口和重工業,中國的改革踩了剎車,轉向注重國內需求和城市化的成長模式,並試圖壓制地方政府債務增加,和不透明、有較多信貸風險的影子銀行之借貸活動;雖然這有助提高生活水平和生產力,但也意味著緩速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