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品味生活

飲食革命 吃對食物勝過吃藥

文/王莉莉 
NTA認證自然醫學營養治療師賴宇凡(Sara Lye)在《要瘦就瘦,要健康就健康:把飲食金字塔倒過來吃,就對了!》一書中,揭示出許多不為人知的飲食真相。於是記者採訪了身在美國的Sara,請她談談這場「飲食革命」的來龍去脈。

「我希望病人不要吃藥而是吃有營養的東西(來痊癒)。」Sara對記者說,她曾經是一位擁有心理雙碩士學位的心理諮商師,為了探尋食物營養與情緒、健康的關係問題,從看心理門診轉成開設自然醫學營養門診。她發現,現代人的慢性病很多是由於飲食不當引起的,如果攝取營養豐富、均衡的食物,身體自然就會回復平衡,達到不藥而癒的狀態。

食物的差別原來這麼大

出生在台灣,有一半時間是在美國念書的Sara,一直生活在很西化的環境中,她從來不會去想食物和健康有什麼聯繫,直到幾年前她在上海旅居一年做心理研究的訪問學者時,請了一位阿姨幫她準備三餐,才令她對食物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變。

Sara說,她家的阿姨幫他們做菜時,一直是用很傳統的方法和食材,「比如用動物油做菜,買最肥的土雞(燉湯)……她會坐10幾個小時的火車,從河北老家抱100多個土雞蛋(吃蟲的雞下的蛋),或是拿沒有噴農藥的芝麻磨出來的麻油給我們吃。」這個經驗令Sara至今心存感激,「真的很幸運能碰到這麼好的阿姨,因為我媽媽沒有這種概念,她非常西化,痛就是吃藥,食物就是買麥當勞最方便。」

這次經歷讓他們全家都開了眼界,而令她感到十分驚訝的是,原以為這樣吃一定會胖,結果回美國後,她不但沒有胖,而且出國前查出的糖尿病也不翼而飛了。Sara後來發現,之前在美國吃的食物很多都是含糖量高的食品,從早餐開始就是煎餅、燕麥、穀物等澱粉類食物,再加上很多都是加工食品,不是原形食物(Whole Food),飲食不均衡,「因為你沒有吃到均衡的飲食,你就很容易餓,所以我整天在抓零食。」

回到美國後,她們全家的第一個感受就是:「哇!這個東西怎麼那麼難吃。」Sara感嘆說:「當你享受過真正的食物,美好營養的味道,就很難回頭,除非你又失去味覺了。」

抑鬱症患者的飲食問題

回美後,Sara發現,在心理門診中有很多重度抑鬱症患者都是吃全素的,其中還有一部分是因減肥節食的高中女生。

她出於好奇,開始記錄大家的飲食:「有的病人早上起來什麼都不吃,就喝一杯咖啡,中午喝一杯可樂或者能量飲料,第一次吃食物是晚上,所以不只是吃素的問題,而是他們吃什麼。」

吃素的人主要蛋白質來源是豆類,但植物蛋白的營養並不全面,「有些營養必須要從外面攝取,如果一直吃同樣一個東西,就會一直有一樣東西缺乏,從而令腦部化學缺乏足夠的原料。」

生理與心理無法分離

目前在舊金山開設自然醫學營養門診的Sara,主要從事心理與營養結合的營養治療。在給病人看生理疾病的時候,Sara通常也會了解到是病人在人際關係如婚姻關係上面出了問題,所以她發現,如果心理部分調整不好的話,它會回頭再去影響內分泌系統。

Sara認為,人的生理和心理是一體的,「兩方面都是互相影響的,身體會影響情緒,反過來情緒變化也會影響身體,兩方都應該照顧才對。」◇


Sara的飲食金句

* 吃油不一定長油,過量碳水化合物才一定讓你長油!

* 真正均衡的飲食上餐餐平衡,是早餐、中餐、晚餐都有肉、有油、有菜,還有一點點澱粉用以承載油脂,再加上一整日補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