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教育科普

外語學習經驗談(6)

文/陳世忠
我17歲那年考上留蘇預備部到北京學習俄語,一進校門,就看到一塊「隨時隨地用俄語說話」的大字標牌。在學習俄語以至後來學習其他語言時,我一直注意了「隨時隨地」這一方法,收效明顯。

主動創造語言環境

我經常聽廣播和看電視,即使在做家務事時也不關掉收音機,為的是創造語言氛圍,這叫薰陶或曰潛移默化。

隨時隨地用外語說話,尤其是在家裡。多用外語主動介紹中國的方方面面,包括中國象棋、歷史地理、生活習慣、烹調技術、名勝古蹟等,有意識地培養敘述能力。

有的家庭相約,在一段時間裡不看中文電視,甚至在家裡盡量用所在國的語言交談、對話,效果好是可想而知的。不信,你就試試看。

每天看報,養成習慣。培養興趣,逐漸提高閱讀速度。在讀報或看電視的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就馬上記下來,查字典,查不到的就問老師或別人。

一邊走路一邊記單字

有意識地多記成語格言,適當地、恰到好處地加以運用,可以使你的文章或講演稿生色不少。

要朗讀,減少默讀。每天雷打不動地朗讀多少分鐘(因人而異,自定目標)。我記得在外語學院時,人們自發地營造了一種學習的氛圍。大清早,許多學生在校園裡大聲朗讀,旁若無人,各念各的,互相不受干擾。久而久之,就形成習慣了。

口語的練習。俗話說,曲不離口,一有機會就跟別人交談。為什麼你說「早上好」、「謝謝」、「再見」、「晚安」等那麼流暢呢?就因為它們最常用,最常見。所以,我總是鼓勵年輕的學生們,要主動找當地人說話,克服不好意思張嘴的弱點,有時甚至「沒話找話」,主動搭訕。比方說,你試試用10句話介紹你自己,這樣跟10個人講下來,你的這段話就流利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