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健康生活

人與音樂共鳴 治療效果令人振奮

 (Fotolia)
 (Fotolia)

文/李茹嵐
一直以來,許多醫學專家都嘗試以音樂作為一種治療方式,發現在很多時候,音樂治療都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近,參與一項醫學實驗的安德莉亞‧扎爾金(Andrea Zalkin)為她早產13週的寶寶哼唱催眠曲,哼唱中她發現寶寶的心跳逐漸平緩、血氧飽和度上升。這項研究是由紐約貝斯以色列醫學中心(Beth Israel Medical Center)領導的實驗,他們在11家醫院中進行研究,實驗中,音樂治療師將父母喜愛的曲調改編為催眠曲,哼唱給早產兒聽,結果發現,現場音樂可協助早產兒投入正常的發育過程。

另外,在2011年,南投縣政府為13名曾受虐或目睹家暴的兒童舉辦「兒童音樂團體活動」,藉著音樂紓解他們的負面情緒,專家發現音樂可以協助兒童控制自己的情緒,只要有耐心,有過類似不愉快經歷的兒童都會在音樂的活動中,讓壓抑心底的創傷得到療癒。結果發現音樂比口語上的輔導更能被兒童接受,效果也更好。

人體有類似音樂的節奏系統

音樂療法對成人也一樣有效。科學家認為,人體有類似音樂節奏的規律性振動系統,例如心跳脈搏、大腦電波運動、腸胃的蠕動等都有一定的節奏。當音樂的頻率與人體內部器官的振動頻率一致時,就會產生一種快感。其實,人們在不自覺中都懂得使用音樂療法,在不同的情緒下人們會選擇聽不同的音樂,讓自己的情緒得到放鬆,這也驗證音樂具有調節身心的作用。

音樂的旋律和節奏,可刺激病人腦部細胞、自律神經和身體反應,可協助患者恢復或重建心智、情緒或社會行為。

治療抑鬱症 減緩化療痛楚

2011年芬蘭的一項研究發現,音樂療法對憂鬱症患者也有顯著的效果,比傳統治療更有效。這項研究中的79位病人接受傳統的治療,其中的33人也接受音樂治療師提供的治療。3個月後發現,有接受音樂治療的病人病情有更顯著的改善。芬蘭韋斯屈萊大學(University of Jyväskylä)的格德教授(Prof. Christian Gold)稱,這是因為當病人無法找到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時,音樂可讓病患以非語言方式來抒發感受。

音樂已被證實能有效減輕癌症患者的疼痛。美國癌症協會刊文表示,音樂治療經常被應用在癌症治療上,以減低化療所帶來的痛楚、焦慮和噁心感覺。雖然目前並無研究證實音樂療法可以治療癌症,但起到協助治療的作用,提升癌症病人的生活品質。

目前音樂被證實的療效,如對發展遲緩、自閉症、唐氏症、身心障礙的孩童,或患有長期失眠、壓力大、神經損傷或阿茲海默症等症狀的成年人,都有顯著效果。

用於鍛鍊體力瞬間充電

把這項原理運用到體育項目,則可以使體力達到高效率運用,使身體不用過多調整動作下達致協調。例如,《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今年較早時曾發表一篇文章,提到音樂與人體之間的奇妙聯繫。文章說人們進行體育鍛鍊時,適當頻率的音樂能緩解疲累。音樂就像一個節拍器,可讓人在跑步時維持穩定的步伐,減少體力消耗讓運動員跑得更遠。

古典音樂比搖滾音樂更具療效

研究發現,嬰兒和動、植物都更鍾情於古典音樂。英國萊斯特大學的心理學家諾思博士(Adrian North)和同事麥肯齊(Liam MacKenzie)發現,為奶牛播放輕鬆的古典音樂有助提高牠們的產奶量。但是,一些吵吵嚷嚷的現代音樂卻沒有什麼效果。

西班牙的科學家也發現,胎兒對音樂也有好惡。儘管他們還在母親的腹中,離預產期還有12週的胎兒特別喜歡莫札特、威爾第等輕柔優美、高度和諧的音樂,很排斥重金屬搖滾樂。

莫札特的音樂不僅歷久不衰,還具備各種神奇療效。學者分析,莫札特效應源於莫札特音樂中的旋律符合人腦的運作模式。莫札特效應最早於1993年發表於權威的《NATURE》科學期刊,兩位加州大學教授的實驗證明,聆聽十分鐘莫札特奏鳴曲,有增長智力效果。

五音五臟與五行的巧妙聯繫

早在2千多年前,中醫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就提到五音治病的理論。在正體字中「樂」和「藥」字息息相關,音樂治病的論述和音樂養生的實踐經常被應用在中國古代醫學中。

中國古代醫學提出五音、五臟與五行學說之間的巧妙聯繫。五音包括角、徵、宮、商、羽,以五音調理身體的五臟,也就是心、肝、脾、肺、腎,可達到養生的目的。目前,種種醫學上的實驗都證明了中國人的智慧與中文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