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品味生活

【職場隨筆】理直氣要和

 (Fotolia)
 (Fotolia)

文/峻騏
南下的旅途中,腦海中仍然浮現同事那不滿的眼神和憤怒無言的轉身。我自問:為了工作的順利進行,如果換成任何人都會同意我的看法和建議,只是不懂同事究竟是哪裡不滿?

在北上的旅途中,出發前小弟的一番直言終於讓我找到答案。

祖母對話 讓我費解

回家過節,期待年節的歡喜氣氛,耳邊卻是祖母叨絮不停的抱怨,怨外勞的做飯習慣、怨祖父的做事延宕、怨姑姑的過度浪費。坐在她身旁所聽見的,盡是說不完的不滿,無奈地勸說:「過年期間家人更希望聽些愉快的話題,為什麼不試著把對別人的指責,換成期待和鼓勵的話語,不是更好嗎?」

祖母對我的話不直接反應,馬上轉變話題說她不喜歡吃哪些食物,說她雙腳時好時壞。我拉回主題,繼續鼓勵她有機會要多到外面走走:「多去外面走走對健康有好處,如果雙腳沒有力氣走路,坐輪椅也是一個解決方法,整天困在家裡,心情越不好,身體也就越差!」

想不到祖母居然回答說:「我寧願不出門,也不想坐輪椅!真要讓人看見,那是一件多麼沒有面子的事!」想不到老人家,居然把面子看得如此重,寧可鎖在家裡,不顧健康,讓人費解;說到這裡,我明白一時間無法改變她的固執。

缺少尊重 聽者不悅

跟祖母的對話,身旁的小弟都聽見了,飯後回到家,他直率的告訴我,雖然我跟祖母說話的內容都很正向,也有道理,但整個對話過程就是少了一份「尊重」,讓旁觀的他也感到不悅。

弟弟這番直白的反應,讓自己心頭一震,原來說話的口氣,如此不平易近人,自己卻沒半點察覺。得承認聽聞小弟的忠言,心裡確實不好受,同輩如此,長輩的感受就更深刻了,這讓我體會到,同理心的困難,是自己忽略了,不同立場的考量,才有讓人感覺不敬的口氣,頓時無言。

同樣的道理,同事不滿的眼神,其實是一種無言的抗議,我把對的事情,說得過於嚴肅,別人自然很不舒服。認真想想,很高興能聽到小弟的指正。

說話時,儘管是出自一份善意,但話中若帶有指導或批評時,得顧及當事人的尊嚴,盡量措詞委婉,理直氣要平和,對方才容易接受,也才能達到溝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