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健康生活

從科學新知了解「病由心生」

 (Fotolia)
 (Fotolia)

文/林貴(中醫師)
人真正有病,不能只靠藥物來治療的,要想治好病,必須從內心調整。正如中醫古籍《黃帝內經》所云:「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日前本報一篇科技新聞報導:「根據傳統說法,基因(DNA)幾乎決定我們的一切:不單是頭髮顏色,連我們的癮好、疾病,甚至是癌症的誘發等都深受基因影響。然而,幹細胞生物學家立頓(Bruce Lipton)博士認為,此一說法純屬一般人的誤解。他認為,真正決定我們行為的是我們的認知而非基因編碼,「當一個人感受到負面環境時,體內往往會忽視免疫系統和重要器官。壓力也易使我們變得較不聰明及較不清醒。當一個人感受到充滿愛的環境時,人體會激活成長基因並滋養照顧自體。」

看了這篇報導,使我更確定,古中醫所說的「病由心生」的科學認知。人是不應該有病的,有病是因為身體處在一個不正確的狀態。這個不正確的狀態,可能是個體的生活方式的錯誤,也可能是心理壓力的作用,也就是七情內傷,所以才產生有病的現象。其實生病的現象是人的身體在調節,因為人體健康狀況的調節,是靠人體本身所具有的調節修復系統來完成的。

人生病了,不歸正不正確的狀態而向外求,用藥物和手術來消除疾病,是達不到根治的效果的,只能起到一種輔助的作用,暫時把病抑制而已。真正的病因不除,造成病的果就無法根絕。

人體大部分的生病現象,是人體在自動調節、修復。有病了,就讓心靜下,調整工作壓力、情感問題、人事關係等,使自己心裡不受七情內傷。

身體方面的調養,去掉不良生活方式:如飲食不節(暴飲暴食)、起居無常(日夜顛倒,運動方式不隨季節的變化而調節)、過度勞累(過勞死)。

把生病現象當成身體清除過多廢物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狀態,是人體在自動調節平衡所表現的狀態。所以,應該把它們當成正常的生理現象,而不應該去把當成病因來消除。人真正有病,不能只靠藥物來治療的,要想治好病,必須從內心調整。正如中醫古籍《黃帝內經》所云:「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